美文网首页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作者: 方方吐嘈 | 来源:发表于2018-08-25 19:48 被阅读172次
    韶山历游记

        前几天(8月18日),我携夫人随老年大学的几个同学到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韶山,来了一次红色旅游。这是我第二次到韶山,第一次好象是三十三年前,当年我们的工厂正红火,厂里组织了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去湖南株州学习参观,我们几个同事一商量,弯了一脚就到了韶山。当年看韶山没有现在奢华,虽然年代久远了,好多东西在心中已经模糊,但韶山的人杰地灵,韶山的超凡脱俗,其无与伦比的灵气,却是永久不能忘怀。

            下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摄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韶山历游记上 上传中,请稍候...

          这次的红色旅游,是属于国家补贴性质的,费用不高,夫人很想去。夫人说,她对韶山向往已久,两次想去都失之交臂。一次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父亲去韶山,本来说好要带她去的,可临出发前,母亲生病,作为家中老大,她要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弟妹,不得已,父亲劝她留下,为此,还是少女的她哭了很久。再一次,就是上次的老年大学组织党员红色旅游,不是党员的她再次与之擦臂而过。这次老年大学同学缴约组织一次红色旅游,正好圆了夫人的梦。

        “ 箫韶九成,引凤来仪。”韶山,相传古代虞舜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得名。据传当时,韶乐一起,山崖翕然,山鸣谷应,林木声震,引凤凰闻乐展翅,嘤嘤和鸣。韶山山清水秀,和许多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一样,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个小山村里。一百多年前,这里走出了一个旷世伟人毛泽东,韶山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国内外有名的“朝拜"圣地和旅游中心。

    韶山历游记

        我们是下午四点钟左右到达韶山的,由于高速堵车加上中途休息和午餐,从武汉到韶山,旅游大巴走了整整8个多小时。还好,车上有歌声,有笑语;特别是汉香三哥幽默诙谐的段子和诨厚的歌声,一个接一个,给疲乏的旅途带来妙趣横生的乐趣。

        旅游大巴只能到韶山换乘中心,然后坐韶山的区间车到毛泽东广场。广场座南朝北,入口处的一块巨形文化石,红色大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在苍翠葱郁的黄山松的映衬下,让人顿生敬意。大道两旁六处石刻的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张驰有度。毛泽东广场座落在毛泽东纪念馆和毛氏宗祠的开阔地带,背靠韶峰,周围青松翠竹掩影,群山拱护;而座落在广场上的毛泽东铜像身驱高大,体态稳健,双目炯炯,微带笑容,神采奕奕。铜像成功塑造了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的伟人风采。铜像三面环绕56株雪松,象征我国56个民族团结。广场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分四区域;而休闲区域的瞻仰大道长183米(寓意主席身高1.83米),宽12.26米(寓意主席生日)。在瞻仰大道,一条红色地毯顺着12级台街,沿伸到铜像基座下,下面摆满红色花篮。我们一行50余人,在毛泽东铜像前,举行了肃穆的祭拜仪式,当我们缓步将花篮敬献在主席的座像前,当我们整理着花篮的挽带,对主席三鞠躬时,当我们按照当地风俗,环绕铜像一周时,我们的心是虔诚的,充满敬意的。

        毛泽东主席把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的六位亲人相继在革命战争年代牺牲。他一身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在探索和完成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立下了丰功伟绩,是最应受到中国乃至世界崇敬的伟人之一。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到韶山毛泽东故居,每天都被全世界及国内潮水般涌来的人不停的瞻仰,而瞻仰之中的肃穆、庄严,感受着人们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甚至在民间及官方文化中,还流传着一些传奇色彩。比如1993年12月6日,当毛泽东铜像从南京运回韶山时,竟出现日月同辉,杜鹃怒放的奇特景观;在铜像途经延安时,汽车突然“有灵性"的抛锚,停留一夜后竟不修自好的传奇故事。不管真实与否,都表现了全国人民对毛泽东主席的深切真情。

            这次到韶山,感觉韶山与三十多年前有了很大变化。以前的简易路变成了水泥景观路,并且增加了很多人文景观;新增和扩大了某些景点,如毛泽东图书馆、毛泽东广场等,提高了韶山的旅游文化档次。但伴随着的是,其商业氛围也浓了。这次由于免费的毛泽东图书馆和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原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不在行程之中,这些最具红色旅游文化价值的景点,导游提都懒得提。而《毛主席怀念馆》的商业气息又太重,其中一环又一环的套路(照相,导游美其名曰统计人数;请福;请铜像;卖商品;刻字后走人),估计最不信神最恨愚弄人民的毛泽东若泉下有知,一定会拍案而起。它同时又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导游是在挑选性选择参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我们是第二天参观毛主席故居的。一大早,旅游大巴首先把我们送到韶峰仙顶灵峰山腰的毛氏家庙——慈悦书院,这个原名为慈悦庵的家庙,系韶山历史上著名的五庵之首,属古代汉族书院建筑。慈悦书院的开放立意是为了弘扬毛氏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从书院门口悬挂的上十个招牌就可略见一斑。但走马观花般参观后,其重头戏,却是一个貌似主席的演员,在那里题诗卖画。说句心里话,好的书法作品赏心悦目,尤其是毛氏书法,我不反对好的书法画作在书院展出义卖,买家卖家各取所需,成交后皆大欢喜。但你不能下套,名曰十元钱,当你请他将你的姓名作了藏头诗后(这种藏头诗最沒文学价值,还不如题上毛主席诗词),旁边的解说员又极力劝说你装裱题字,最小幅也得近400元,但通常游客会选择近700元的中幅,这时的你恍惚就有了一种中了套的感觉。在毛氏家庙被忽悠,是不是有点太滑稽?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在慈悦书院待的时间太长,到毛主席故居时,游客已排起了很长的队。参观毛主席故居,安检严格之程度超过了飞机安检,除飞机所有禁带物品不能进入景区外,一切液体及食品禁止带入场地。所以也真够呛,望着数百米长,如盘旋的蛇一样蜿蜒的队伍,估计沒有一、二个小时是进不去了。天气又热,中途又不能喝水,被铁栏杆围困进退不得,好多身体不好的,年龄太大或太小的,只能望“伍”兴叹,找路折返了。好在是,队伍被庇护在大树浓阴中,树中安有人工喷水,在水雾茫茫的队列中慢慢前进,也算安定了那急耐的心。

          毛主席故居名为上屋场,座落在茂林修竹、青翠欲滴的小山冲中。这幢土木结构,坐南朝北,呈凸字形(俗称一担柴)的普通农舍,建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群山环抱。房屋泥砖墙,青瓦顶,这和我三十多年前见到的没有多少改变,多的就是一条红绳将游人和工作人员隔开。房屋大小13间半(中间堂屋与邻居共用故为半间),总建筑面积近473平方米,房屋用途一应俱全,可见毛泽东在当地也算是小富之家。靠着右厢房第三间,是毛泽东少年时代的卧室兼书房,就在这个卧室的阁楼上,1925年毛泽东在这里成立了中共的第一个党组织——韶山支部;在靠近灶屋的横屋,那个围坐的吃饭的小方桌,1925年,毛泽东曾在这里召开过小型会议;1927年初,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回韶山时,曾在这里开过调查会。看到这里,我想起了毛泽东著名的诗作《七律  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毛泽东离别韶山三十二年后,首次回到家乡所作的诗词,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寄托了毛泽东诗人般的浪漫情怀。他不忘,在“黑手高悬霸主鞭"的血腥日子里,韶山人民同反动派进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很多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韶山乃至全国先烈们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胜利,他们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你看,多美的一副画卷,从一片欢乐丰收的景象中,寄托了毛泽东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欣喜和向往啊!

          毛泽东的故居背依青山,屋后满山青松翠竹,屋前池塘清水潋滟,四周山不高,但峰峦叠翠,郁郁葱葱,极有灵气。“背有靠,前有照,左右环山抱",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在毛泽东曾经种过稻田边,我们看到绿油油的禾苗已抽芽吐穗;池塘中,虽已入秋,还可见两三朵荷花吐蕊开放。岸边有细柳低垂,游客入景,一派生机盎然。这好的景色,喜欢照相的夫人当然不会忘了入景,美丽的韶山冲也到处留有她定格的身影。

          在毛泽东故居不足百步的南岸,是少年毛泽东开蒙读书的私塾故址。这座原是邹姓祠堂的建筑,建于清代,青砖青瓦,白色粉墙。毛泽东在9岁到17岁的8年时间里,曾在韶山7个私塾处读了6年半书,南岸是他最早的私塾学校,启蒙老师是邹培春。由于时间不多,我走马观花瞟了一眼,里面的拜孔台有巨幅彩绘孔子像,旁边有先生的住房;正厅有一尊青年毛泽东的蜡像;楼上是毛泽东读书的地方;私塾的墙上,还挂有一副毛泽东17岁时入学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所作七言诗《咏蛙》,“端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长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一种舍我有谁的王者气概跃然纸上。从南岸出来,有两口池塘,一曰荷花,一曰南岸;据说毛泽东从小就在此学会了游泳。游泳是毛泽东最喜爱的运动之一,1956年6月,毛泽东曾写下了诗词《水调歌头  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诗词气贯长虹,大气磅礴。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更以72岁的高龄在武汉畅游长江。为了纪念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现在武汉每年的“7.16”都举办渡江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各地的游泳爱好者。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从韶山 毛主席故居出来, 在去长沙岳麓山的路途中,因天太热有团友曾建议取消长沙之行,但遭到一部分团友的极力反对。岳麓山,曾是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时经常去的地方,那里有保存最好的全国四大古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还有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毛泽东与他的战友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纵谈时局,追求真理的足迹,它是我们这次红色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晚亭是一定要去的,不去就太遗憾了。我们作为曾生活在毛泽东时代的50后、60后,虽然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对毛泽东主席我们却有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怀。

            我们是从岳麓山的南门,沿湖南大学环绿街道上山的,街道较窄,大的旅游车只能停在离景区较远的路边停车场,不去的团友留在车上。爱晚亭在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途经岳麓书院后门,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名取自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古亭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内衬红色木柱,外有花岗石方柱。毛泽东亲书的“爱晚亭"亭额红底鎏金、遒劲秀丽;藻井内有一横匾,刻有毛泽东草书手迹《沁园春  长沙》,更为古亭增添了万丈豪气,浓重光彩。听说爱晚亭解放前四周荒芜,破败不堪。解放后,经五次修复才变得草青亭美,林木繁茂。立于爱晚亭外的石阶上,看朱红漆柱上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训鹤待茏来”。仿佛看见青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蔡和森等年青志士,或昼而燕坐,或夜而栖宿;看清泉流石上,古寺钟声敲日月;赏枫叶染层林,晚亭秀色画江山。又仿佛看到他们当年在岳麓山上爱晚亭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忧国忧民意识;还仿佛看到,毛泽东等爱国志士在穿越千年文化的岳麓书院寻求革命真理,探索救国道路,忧民于水火的爱国情怀。

          毛泽东是从韶山冲走出的伟人,从韶山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再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从湖南的橘子州头到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从广州到武汉,都留下了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的足印。在探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并在后来的斗争和建设中,日渐发展和完善,并指导中国革命走向完全的胜利,让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今天我们走近韶山,就是要探寻毛泽东的诞生和政治思想启蒙,通过毛泽东的生平业绩了解老人的伟人风范,永远不忘毛主席,永远不忘共产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能在实现中国富强梦中不迷失方向。

        最后以毛泽东少年时写的一首立志诗《出乡关》作为我的游记终结篇吧。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需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韶山历游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韶山历游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rg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