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计划九月份去呼伦贝尔大草原。
但去过的闺蜜说,今年的草原长势不是很好,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直想去韶山,但总是没有找到一路同行的伙伴。
听去过的朋友回来讲了许多很神灵的故事,自己内心就有股强烈力量驱使。
决定国庆节之前瞻仰一代伟人的故居,去感受体验当地的人文情怀。
第一站:参观刘少奇故里,花明楼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5A级风景区。
刘少奇故里 刘少奇故居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代伟人刘少奇的成长轨迹。
故居大小房间30多间,前面有水塘,后面有一抹低山。山水、树林紧紧环绕着整个故居。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这八个字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刘少奇铜像广场刘少奇铜像广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捐建,像高7.1米(含基座),这样做有两层含义。
7月1日是党的生日,寓意刘少奇对党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另一种寓意就是;刘少奇享年71岁,此铜像诠释了他光辉而伟大的一生。
铜像于1988年11月24日落成,1998年,时任中央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铜像题名。
这里东距省会长沙50多公里,西南至韶山毛主席故里、乌石彭德怀故里30多公里,形成了举世曙目的伟人故里文化旅游的“红三角”。
花明楼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刘少奇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一叶湖、柳叶湖为主体的旅游景观;形成了人文荟萃、山水和谐的名人风景区。
这里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红色景区。
第二站,参观毛主席铜像广场,给主席献花。
早上6点半出发,驱车直达铜像广场。
去广场前献花的游客 来自于全国各地的游客 陈列主席生前遗物的纪念馆在车上,导游就给我们讲了关于主席铜像运回来时路上发生的一件神奇传说:
1993年12月5日,毛主席铜像从南京起程,按行程的安排,运输铜像的卡车应抵达湖南省会长沙停留一晚。
可卡车途经红色革命基地江西境内时,沿途数以万计的群众目送主席铜像缓缓过镜。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当车子行驶在湘赣临界点的一刹那,发动机突然熄火,抛锚啦!怎么也发动不起来了。
司机下车检查了好几遍,也没查出什么问题来。没有一点点故障预兆,怎么就突然熄火了呢?
江西的老表们纷纷传说:这里是毛主席最早拿着枪杆子闹革命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故乡,今晚主席想在这里住看一看、和乡亲们叙叙旧。
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
司机面向仰卧在天地之间的主席铜像深深的鞠上了一躬,说了一句:“主席,咱们走吧”。
说完跨上驾驶室,拿出车钥匙,没有想到,未经过修理的车子一下就打着了……
瞻仰大道两旁的石头(象征着为国捐躯的六位亲人)当我们走进瞻仰大道时,导游就在给我们介绍;这条道路全长183米,寓意主席身高一米八三,宽度为12.26米;寓意主席12月26诞辰日。
瞻仰大道两旁耸立着六块石头,寓意着主席全家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六位亲人。
周围种植着56棵松树,象征着56个民族紧紧团结在一起。
毛主席的铜像矗立在韶山村广场,铜像背衬韶峰,是韶山村的中心,距离主席的故居、毛泽东纪念馆,都很近。
主席铜像是按照开国大典时他手持文稿的光辉形象而设计;双手握书卷,身着中山装,微露笑容。
像重3.7吨,寓意主席生前对自己的评价三七开;基座4.1米,寓意主席在位是41年;通高10.1米,象征着10月1日国庆日。
第三站,参观毛主席故居。
毛主席故居毛泽东故居名为“上屋场”。坐落在山青水秀的一个小山村中,呈“凹”字形的一户曾通农舍。
1893年12月26日一代伟人就诞生在这里,据当地导游说,主席出生那天晚上电闪雷鸣,雷雨交加。老人们都预言:真龙天子要降临了。
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年龄稍大的女性,她曾经接待过多国的领导人。一路上不停给我们在讲发生在主席身上的奇闻轶事。
故居前面有主席少年时代种过的稻田和游泳过的池塘,大小房间20间。每个正房里都挂着主席亲人们的照片,他曾住在东边的房屋里。
南岸是主席少年时代读私塾的地方,也是全国青少年励志教育重要基地。位于韶山乡韶山村,坐西朝东,距离故居80米。
在这里,他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后来毛主席为了寻求真理,立志救国救民,背井离乡。
1914一1918,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从此就投身于革命事业的浪潮中去了。
毛主席年少时写下的立志诗现在,毛主席的故居,前面有一大片荷花池,左边有稻田,右边有池塘,右上角有武警战士守侯。青山延绵,空气清新,一派祥和、宁静之气象。
第三站:风水宝地——滴水洞。
"天上广寒宫,人间滴水洞”。
这个被称为“西方仙洞”的地方,是很多国家的领导来此拜访的仙地,也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回韶山居住的地方。
1966年6月18日至6月28日,毛主席曾在“滴水洞”与世隔绝11天,也有人说这是主席思绪最为复杂的11天。
中国高层和社会上曾一度众说纷纭,传得沸沸扬扬。“谜”一般的滴水洞就更加神秘了。
或许这也是吸引众多游客来寻幽探密的缘由吧。
1976年,主席疾病缠身,特别想念故土。8月份,病情有所好转,就坚持要回滴水洞休养,但没有得到党中央的同意。
9月,在主席的再三坚持下,中央政治局终于同意主席9月15日返回故里韶山滴水洞。
但他老人家没有等到这一天,在1976年的9月9日0时10分,与世长辞。
韶山水库 朋友在滴水洞前留影毛岸清的留言 外国领导人、毛主席的亲人曾在滴水洞留影
台灯下面是主席坐过的地方
主席在滴水洞的卧室
现在的滴水洞开辟了一号楼、虎歇坪、龙头山,三片游览区。
景区内的“天然石画、杜鹃春晓、奔龙泉池”,等许多自然景观以及主席曾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韶山水库;主席的祖坟、名人名言的石刻等人文景观相辉映。
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山水与人文并重的画面。
关于“挖坟断脉”的故事,在进入滴水洞之前导游就讲给我们听了。在这里我就不再敷述了,直接上图更为明了。
“掘坟断脉”的由来“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山那边的风光。”
经过大约五十分钟的跋涉,终于到达山顶。这次一路同行的还有许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的拄着捌杖;有的由子女搀扶。虔诚之心溢于言表。
有的为孩子们和亲人;有的为自己和朋友,诚意求上了一条平安符,祈求得到平安和福泽。
毛主席祖坟旁边的许愿地旅行第四站:橘子洲头、爱晚亭。
早上起床,外面下起了暴雨,行程推迟了半个小时。
大多数游客为了看沿途的风景,选择湿着脚走了过去,而我们为了节省时间,来回都选择坐观光车。
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
……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想必大多数人都知道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诗。
“橘子洲头”,应该是每个游客必到的景点之一,也是长沙市的一颗绿色明珠。
有岛有湖,路边古树成林,芳草茵茵。
站在伟人的肩膀之下,真的体会到了自己的渺小。主席的铜像眼神深邃,目光有神。
整座雕像伟岸挺拔,令人肃然起敬。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橘子洲头留影“橘子洲头”,有人说它远观像一副画:桃李争春、橙黄橘绿,清雅绝伦。
也有人说它近看是一首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主席的青年时代,济世救民的豪情壮志。
旅行最后一站:爱晚亭、岳麓山。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的青风峡中,是中国的四大名亭之一。
名字来源于: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
是当年革命活动的胜地,毛主席纵谈时局、探索真理的地方。
爱晚亭岳麓书院
原本准备集体去爬岳麓山的,但因为暴雨倾盆。有一半人留在了车上,还有一部人决定去欣赏岳麓山的风光。
由于时间紧促,山路太滑,我们攀登到张辉瓒墓道前就下山了。
没有登上岳麓山峰,心中有些遗憾。
导游介绍;岳麓山是四大赏枫胜地之一。山上还有舍利塔,蔡锷将军等一些名人古墓。
但这次,“岳麓山”只能算是匆匆而过了。
回来的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起“日月同辉”的故事。
1993年12月,毛主席铜像抵达韶山纪念广场,在江泽民书记揭墓的那一瞬间,一个资深记者拍下了一幕世人都难以解释的真实画面:
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天上(月亮在天上停留了八分钟)。还有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也提前三个月开放。
当时各大媒体都报道了这件事,30多万人亲临现场。一位外国媒体人评论说,“一个逝世多年的伟人,竞能感动天地,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真乃千年罕见”。
铜像的左边是是太阳、右边是月亮还有一直广为流传的:六只蝴蝶的故事、江泽民主席揭墓时奇闻,毛主席曾孙和他同月同日出生——取名叫毛东东的故事……
我想,每个带游客到韶山旅游的导游,他们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向游客们叙述这些真实且又感人的事件。
“韶山”,这个链接着过去和现在的红色基地,已在我的心里烙下了印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