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七月,有机会来到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一游。天气多云,闷热难耐,正值暑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多携孩子前来游览,一睹伟人童年、少年成长的地方,通过一屋一瓦一桌一椅也感受当时的生活气息,以及历史时空中那道闪烁的理想伟大之光。
排在参观故居的队伍中,酷热逼人的蛇形通道,挤挤挨挨,行速缓慢、不是一个令人舒服的体验,可见暑期的接待量实在惊人厉害,但目的都是一样,亲睹伟人的成长轨迹的初始地,不虚此行。
终于走近了故居的路途,现在的故居修正的清爽整洁、荷花满池、鱼影凌凌,故居坐南朝北,背靠山、面朝水,竹林环抱、清新朴素。故居呈“凹”形,开口向北,从开口进入,就是堂屋,接着是毛泽东父母卧室、厨房、畜圈,最后从屋外后门走出。屋形整齐简洁、陈设还原了当时的情形,讲解员详细的介绍了每间屋子的功能和作用,也穿插了一些毛泽东童年的趣事,讲解的认真生动 ,屋内自然通风、没有空调、反而凉快宜人,走出屋外,讲解员将室外环境的地形地貌着重描述了一番,并引出了故居的吉祥风水,听得游人们各个兴致盎然。
其实,讲解员也是迎合了游客好奇心理,与其相信风水地貌,我宁愿相信此地纯朴的民风、伟人父母的家训家教,以及伟人自小自立自强的志学态度,追寻真理的伟大志向。
而后瞻仰了毛泽东雕像、敬献了花圈,随着景区的导览员安排指挥鞠躬拜念,一行游人,不惧烈日炎炎,人人沉静如思、肃穆庄重,完成了此行的心愿,伟人之光沐人心田。
《七律·到韶山》毛泽东1949年6月下旬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这首诗的前面,毛泽东写有小引:“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这是一个志存高远的游子的故乡之行,一个学有所成的学子的故乡之行,一个救国救民的革命家的故乡之行,一个成就千秋伟业的领袖的故乡之行,一个激情澎湃的伟大诗人的故乡之行。这首《七律·到韶山》正好倾诉了伟人的丰富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