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二)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二)

作者: 阿哲KKK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9:50 被阅读0次

这是本书的第二篇笔记,这本书有些概念比较晦涩,更像是在探讨科学和哲学。向我们介绍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得看待身边的一些事物。目的也是科普科学,纠正普罗大众对科学及心理学的错误认知。

1 本质主义:

本质主义认为能称之为好的科学理论必须根据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内在的属性对现象做出终极性的解释。持本质主义观点的人一般认为无法对现象作出终极性解释的理论都是无用的。每个人都更想得到本质主义的答案, 比如"力是怎么来的,力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但是科学对这种问题是无法回答的,所以人们就会很失望。

2 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科学的独特力量并非在于它是一个与错误绝缘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一个途径以消除存在于我们知识体系中的误区。科学家似乎总在强调他们不知道的东西而不是强调已经知道的东西,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不过科学家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为了获得知识,科学家必须站在已知事实的前沿,当然, 前沿也正是不确定事物最多的地方.科学的进展也正是在探索如何减少这些地方的不确定性的努力过程中产生的。

因此,如果某个人,某个理论或体系声称能就那些"终极"问题给出绝对答案,科学家们就会对之产生怀疑, 原因之一在于科学家们认为这类"终极"问题是科学研究无法回答的。更进一步的说,断言知识的绝对性和完美性将扼杀对知识的不断探索。因为能对知识进行自由而广泛的探究 是科学研究的必备先决条件,科学家们一贯质疑那些声称已经发现终极答案的说法。

3 操作主义

到目前为止,所有科学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抛弃本质主义而采纳操作主义,而这在心理学中尤为明显。尽管操作主义有多种形式,但对科学信息的使用者来说, 以最广泛的角度来理解它就可以了.操作主义就是指科学理论的概念必须以某种形式植根于,或可联系于,可以通过测量而观察得到之事件的那种观点。将理论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就是这一概念的操作定义,同时也使得这个概念公开化了。这种操作性定义排除了概念中所可能涉及的,有关个别研究者情感与直觉的因素,并使得任何一个能执行这个可测量之操作的人都可以对该操作性定义进行验证。

举个例子,把饥饿定义为"我胃里阵阵难当的痛苦感觉" 就不是饥饿的操作性定义,因为它与"阵阵难当的痛苦"的人之感觉经验相联系,而这一经验是不能被别的观察者所观测 到的。相反地,如果定义像"未曾进食的时间"或像"血糖水平"这样的可以观测的生理指标,那它就是一个操作性定义。

把理论观点建立在大家都可观测到的行为上...的方法提供了一个解决分歧的文明途径。你对某事的"了解"可能与张三,李四所"了解"的有所不同,那我们要如何判断谁是对的呢?你可能会说:"可是,我对此感觉非常强烈,强烈到我知道我是对的."但是,如果张三跟你的看法有些不同,而他对他的看法的感觉要比你还强烈, 那该怎么办呢?然后,如果李四与你和张三俩人的想法又都不同,而他宣称他一定是对的,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感觉要比张三的更强烈得多。

这个简单而荒谬的例子只想要说明科学知识的一个基本特性:知识之所以为正确,并不在于它是否是由个别人士对该知识所持有的感觉及相信程度。这个基本特性事实上是推动人类历史实现人性化的主要力量。

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有的问题:当此类知识出现相互矛盾时,它们没有一种机制来判别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是凭直觉感知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大家的 感知有了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判断谁是正确的呢?历史告诉我 们这类矛盾通常,很不幸地要靠权力争斗来解决。

4 本质主义与操作主义 -- 科学(包括心理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地心引力一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其内在本质是什么?在谈到地心引力一词时, 我们到底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大多数人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关乎现象的本质,亦即其终极性质的问题,现在的物理学理论根本无法解决这类问题。任何一个熟读近几百年来关于物理学发展著作的人都知道,地心引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论构念,并且其概念和操作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然而如果把上述问题中的地心引力换成智力,那么突然间,怪事就发生了。上述那些本质式问题的意义一下子就变得重大起来了,这时候问起这些问题也变得那么理直气壮了, 而且必须到有关人类终极关怀的本质领域中去探寻答案。这是心理学面临的一个难题:公众要求心理学回答那些本质主义式的问题,而对其他学科却通常没有这样的要求。正是这些心理学不能满足的要求,导致了公众对此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也很轻视。

幸亏大部分心理学家不去理会及迎合这些要求,而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因而并未妨碍到这一学科本身的发展。当然,这对公众进一步了解心理学而言,确实增添了不少阻力。所以当一个不了解情况的批评家宣称:心理学没有任何进展时,公众很容易就上当了.。公众对心理学所取得的实际成就,极度缺乏了解。仔细审视那些对心理学的批评,不难发现它们通常归结于一点:心理学至今没有解决任何本质性的终极问题。对于这种指责,心理学只能说抱歉,心理学确实没能解决这类问题。但是别忘了,其他学科也都没能做到, 没有一个学科,包括心理学在内,能够回答本质主义式 的问题。

相关文章

  •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二)

    这是本书的第二篇笔记,这本书有些概念比较晦涩,更像是在探讨科学和哲学。向我们介绍了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研究方法,...

  • 17 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加]基思·斯坦诺...

  • 对伪心理学说不

    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练就火眼金睛,识破伪科学。 书名:《对“伪心理学”说不》 作者:[加] 基思·斯坦诺维奇 今日...

  • 对伪心理学说不

    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科普书 详情戳我,不足之处是有些章节的翻译太过生硬,像如下的句子随处可见: “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

  • 对伪心理学说不

    《对伪心理学说不》基思·斯坦诺维奇 个人评分:9.0 这是目前我读过的所有心理学著作中最为精彩的一本,虽然总共就没...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看这本书是因为参加熊猫书院的读书计划,所以翻开并坚持看完,说实话这本书如果对于不想学心理学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必要...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科学心理学科普读物 证伪的科学本质与概率推论的思维习惯将会是本书、也是科学心理学甚至是所有社会科学始终强调的核心内...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科学心理学科普读物 证伪的科学本质与概率推论的思维习惯将会是本书、也是科学心理学甚至是所有社会科学始终强调的核心内...

  • 对伪心理学说不

    科学心理学科普读物 证伪的科学本质与概率推论的思维习惯将会是本书、也是科学心理学甚至是所有社会科学始终强调的核心内...

  • 《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

    伪心理学的危害: 一、伪心理学会造成我们的错误归因 二、伪心理学给一些不合理的事情合理化的借口 三、利用伪心理学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伪心理学说不》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rn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