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骄傲的美国人与自省的德国人—从潜艇战看两国民族性格

骄傲的美国人与自省的德国人—从潜艇战看两国民族性格

作者: 时光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20-09-16 17:46 被阅读0次

历时5年8个月零1周,在整个二战中最关键的大西洋海战中,德军共出击潜艇1188艘,击沉同盟国及中立国运输船只2828艘,总吨位1468.7万吨。此外,德国潜艇还击沉盟军海军舰艇175艘。

盟军为此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伤亡人数中,仅运输船员就高达约5万人、英国海军约7万人,合计盟军伤亡在10万人以上,以此保障着大西洋航线物资运输的安全,最终扭转了战局,最终赢得二战的胜利。

而德军潜艇部队也付出了巨大代价,1188艘潜艇中,最终损失778艘,其中719艘被盟军击沉,期上服役的潜艇官兵共计约4.1万人,伤亡总计约3.3万人,伤亡率达80%,是德国三军中伤亡率最高的兵种。

在5年多的大西洋海战中,双方在护航与破交战中,无论是飞机舰艇战略战术或技术较量,都创造了很多经典战例。

——以上资料来自《二战德国潜艇战史》

━ ━ ━ ━ ━

《灰猎犬号》就是描述这一过程中的经典海战大片,由汤姆汉克斯饰演的欧内斯特·克劳斯舰长率领的美国驱逐舰护航商船,并与四处出没的德国潜艇不断周旋,最终穿越凶险的大西洋的过程。

在电影榜单中,老汤的《阿甘正传》一直高居IMDB第二位,而在1994年,后来居上的《肖申克的救赎》却败给了《阿甘正传》,因此,要说这两片并居近百年来电影榜首也并不为过。

《阿甘正传》的经典不只在剧情,也在于老汤的完美演绎,而如今65岁高龄的他更成了以历史/重大事件为题材的影片票房担当。如果说《拯救大兵雷恩》是老汤以美军陆战队灵魂人物演绎,那么截止目前,老汤还在《萨利机长》、《菲利普船长》、《灰猎犬号》中分别包揽了机长、船长、舰长,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每一部大片

《灰》片是典型的美式爆米花大片,但并不乏味,以华丽的特效和紧凑的节奏再现了盟军在二战中大西洋航线上干掉德国四艘U艇的过程,而事实上,在整个二战中,美军护卫舰在单次护航过程中击沉四艘德国U艇的战绩十分罕见。

据史料,被击沉的U艇中绝大部分被英国海军完成,因此《灰》描述的战绩侧向于美方有些夸大,但不免可以看出美国人在这场战役中的骄傲,而事实上大西洋上的海战比电影中描述的更为惨烈。影片中虽然也描述了商船被毁之后的熊熊烈火,但几乎都不痛不痒的一镜带过,全片的力度几乎都在塑造克劳斯舰长的光辉形象。他就是整个舰艇的灵魂与主宰,由于他的存在,德国狼群被干沉四只,落荒而逃。

整片过程之中我们感受不到战争的惨烈,只是感受到了美军的强大与德军势力的不堪一击,也因此电影的完成度虽然很高,但缺少了回味无穷的意味。这也是为什么说虽然是二战大片,但依然要归到爆米花类型中的原因,同此片一样,《决战中途岛》也是如此。

当我再次回看《从海底出击》之后,感觉完全不同了,这部电影德国人拍摄,并没有将天平彻底倾向盟军,而多了一些理性的描述。如果说《灰》篇描述的是一个浓缩的事实,那么《从》片描述的也是一个被放大的事件,U艇会在数次被击中之后还能够逃脱,甚至能够在坠落海底之后还能通过维修完整返回母港,或多或少掺杂了导演的一些表现主义成分。

而《从》片更好的一点是,相对真实地再现了德国兵在出海之前最后的狂欢,而U艇上的紧张气氛在3个小时之中一直紧紧的抓着观众,直至最后一刻。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个超越普通电影的时长反而成了一个亮点,足以撑起这部经典的必备条件。

由于绝大部分U艇在遇到深水炸弹爆炸之后就会被炸毁或重创,《从》片虽然以极为夸张的描述了一段不可能的历程,这与在《灰》片中的描述并不符合,但值得欣赏的是,艇员在最后在回港之后的庆祝中被突然而至的空袭中被炸死U艇被炸沉,反而在剧情上有了一些自省式的设计,既表达了战争的惨烈也表达了一部分的反省。算是拉回了些许夸张的成分。

其实经典的潜艇电影还有《U-571》,在表现方面做的更加电影化,但在民族性格上不如这两部电影体现的更为明显。《从》片的经典在于完美地再现了战争带给人心的压迫,也因此在一些瑕疵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导演尊重一下历史,再现一艘U艇被击沉的过程,可能由于太过于合情理而在表现力上就没有这么完美了。

而表达刚愎自用,冒险作死的主题,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在《完美风暴》中完整表达的这个过程,即从道义上的失败走向理性上的沦陷,最终导致覆灭,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相关文章

  • 骄傲的美国人与自省的德国人—从潜艇战看两国民族性格

    历时5年8个月零1周,在整个二战中最关键的大西洋海战中,德军共出击潜艇1188艘,击沉同盟国及中立国运输船只282...

  • K8-3/15《巨人的陨落》||无法中立的美国

    德国人在2月1日恢复了无限制潜艇战,跟拦截到的那封齐默尔曼电报内容一致。此举惹怒了美国人,但并不像菲茨所希望...

  • 《菊与刀》

    美国人想知道日本人会不会在二战时投降,对日本作了详细的分析,从他们的历史、文化、习俗、教养等分析了日本民族的性格,...

  • 菊花与刀

    这本书是写二战期间,美国人类学家对日本民族的研究。 两国正处于交战之中,这就意味着,作者必须放弃最普遍的“田野调查...

  • 《铁血与音符: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一部从内部角度彻底剖析德意志民族性格的时代之作。理性、精准、一丝不苟、条理分明——这是多数世人对德国的印象。 这个...

  • 《菊与刀》中的日本民族文化

    《菊与刀》是作为美国人的女作者为了帮助美国官方制定战后对日政策,开展研究日本的民族文化,书中刻画日本的民族性格和文...

  • 【入驻简书三月纪念】看啊,德国人心目中的二战:德国二战电影经典3

    看啊,德国人心目中的二战:德国二战电影经典33部解题 看啊,德国人心目中的二战:一个人的德国二战片三十大经典解题 ...

  •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是美国人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诠释的一份研究报告,是美国政府在二战后为更好了解日本民族,制定战后对...

  • 《菊与刀》与芥川龙之介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了解日本民族发动战争的原因,深入日本走访调查,探讨日本这个民族人的性格特质,并写了《菊与刀...

  • 德国人笔记

    这本《德国人》,副标题是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二战最激烈的时候写的作品,以批判的眼光看着自己的民族,他出生在德国不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骄傲的美国人与自省的德国人—从潜艇战看两国民族性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sh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