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流浪地球》,我老激动地在微信里推荐了。接着的几天,却因为这部电影,让我见识了人的认知,所造就的立场距离,究竟是怎样的隔阂和互不理解。
场景一:某科普公号推荐了《流浪地球》,称其中的硬核科学值得称道,但文中仍不忘对吴京之前的战狼,进行了鞭挞,就因为编者认为:“爱国”可以,“民粹”不行,他认定战狼系列属于民粹主义,所以对吴京本人不认同,也因此差点不愿意观看《流浪地球》。我给公号留言,吴京起初是客串,后来看不下去剧组太穷,转入投资,才有了这部中国里程碑科幻。该公号直接否掉了我,就因为编者不认可吴京,连事实都可以忽略。好在我不是谁的粉,否则估计我要被斥为无知盲目吧。
这让我想起另几个知名公号:丁香医生,深蓝保,大猫财经等。这些宣称普世科普,或标榜中立客观的公号,都曾因为自身立场,而对自己不尽了解的另一象限,进行了否定。他们否定过去的权威,从而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却不接受新知的反驳。
场景二:某成功人士,对我po出的一篇关于改变地球自转速度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嗤笑不已,称幼儿可笑。我回复,这是篇授权发明的说明书,不是编造。不符合科学原理,无法工程实施的方法,是不会被授权的。对方迅即摆出姿态:我还有专利呢,看来明天我要申请个xxx的专利,你们把幻想当技术,太可笑了……
我于是想:利用量子纠缠原理所形成的新技术,不正是人类曾经以为的幻想吗?拿自己已知的一二,去攻击未知的无穷大,究竟是谁幼稚呢?
成功让人膨胀,权威让人短视。幼儿有一种能力恰恰是成人不具备的,那就是拥抱所有的可能性,不以已有的认知,去屏蔽事物的全貌。而成人,却往往会把自己的知界,以为是逻辑。逻辑可不背这锅,试问,爱因斯坦的逻辑,够不够硬核?但他都对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