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电影引发的…
昨天是七夕节,老公晚餐(19:15)提议去看电影。场次合适的是19:45。催促老公赶紧吃晚餐,老公却不紧不慢,并说“电影晚三五分钟又怎么了,以前看电影去晚了,还从反面看呢。”很生气,拒绝买电影票。
晚餐后老公约我外出散步,拒绝!
上午读《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看到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不遵守时间的动机常包括恐惧和怨恨!”,读给老公听,指责老公昨晚是在阻抗,是隐性攻击!老公说这是我自己的解读。
从昨晚开始,一直处于愤怒中!对于老公,我将他投射成理想的父亲,七夕节他提议过的,没送礼物、没发红包,甚至提议看电影却故意磨蹭而没看成。对老公的表现太失望!
对于女儿,同样是失望至极!一个多月的时间,无任何计划!早睡早起、实习、旅游、读书是我对女儿假期的期望,期望落空!
对于自己,原计划休假一周,在家读书、收拾屋子,却发现屋子根本无法收拾,因我以前对家务不太重视,模范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对女儿更缺乏家务操作教育,女儿衣服、鞋子乱扔,让我无能为力。休假完成,却发现什么也没做!对自己也是失望至极!
因为一场没看成的电影,让所有的失望集腋成裘,我委屈,我愤怒。我想停止这种对自己的攻击,因为我不快乐,却发现停不下来!我知道所有的问题来自我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用自我中心对儿童认知特点进行描述,自我中心是指儿童仅依靠其自身的视角来感知世界、不能意识到他人可能具有不同视角和观点的倾向性。
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也就是说,婴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父母及养护人过于溺爱容易养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溺爱剥夺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用自我中心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当发现世界不如他愿,那种发现自己无能的痛苦让人痛不欲生!
我的自我中心来自哪里?来自老公的宠溺。已经习惯和他两个人在家,他的心中、眼中全是我,当我习惯自我中心时,我渴望老公随时关注满足我的心愿,女儿也要如我所愿,自己更是要做到让自己满意!当外面的世界不如我意,愤怒便产生了,因为我控制不了别人!因为发现了自己的无能!我接受不勒自己的无能!
接纳自己的无能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勇气。无能不是耻辱,更不意味着我这个人不好!无能只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我能力、时间和精力有限!允许自己无能,无能到自己的心愿也满足不了!你的心愿你负责,当你的心愿满足不了,调整你的心愿!也允许别人无能,满足不了你的心愿!每个人只对自己的心愿负责,别人没有权利和义务满足你的心愿!
世界很大,我很小。看到无能的自己,对她说“我看到你了,我看到了你的无能,看到了你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允许你无能,无能是可以的,我爱无能的你。你不用通过能力来证明自己,我爱你,就因为你是你,不是因为你的能力。”
接纳、允许自己的无能,才会走出自我中心,才会看到这个世界与其他人,才会允许自己和别人用不同的方式活着!才会看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image.png
网友评论
看到自己的需求,满足自己的需求。允许自己有时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