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之前,我从没想过我会买漫画来看。
有一天突发奇想,除了每天和孩子们相处,还有没有什么“捷径”可以和孩子们更近一点,更了解他们一点,当时我的目的是想寻找更容易管理孩子们的办法,我开始尝试看几米漫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名字吸引了我。
目前只看了十几页。
“每个人都会犯错,所以我们要学习道歉、改过向善,并发誓绝不再犯错。但是……”
“如果我变成一个令人失望的小孩,你还愿意爱我吗?”
这是1、2页的内容,我记得当时这两句话我看了很多遍,因为我实在把这些文字和插图联系不起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86026/2b36feca21d8983c.jpg)
因为今天的写作主题是读书感悟,任务驱动下我又把这两页翻出来再感受感受。
插图里的小孩从外观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谓的正常的小孩,因为他比正常小孩多了脑袋上那一坨东西,或许那一坨东西本来也不是他天生就有的,而是我们加上去的。可是小孩自己心里可能不会觉得那一坨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他不会觉得这是自己的不好的标签,只觉得这个东西在头上似乎有点不好看,而正因为这一坨不好看的东西好像让老师或者让爸爸妈妈有点不开心?可是他们给我的东西,为什么还要因为它不开心呢?小孩很疑惑,这一坨东西成为了大人失望伤心的理由。慢慢地,小孩意识到大人们看到这一坨东西就会生气,这一坨东西表示我让大人们失望伤心了。小孩需要爱,他终于问道:如果我变成一个令人伤心失望的小孩,你还愿意爱我吗?
今天上午姚姐姐来听我上课,下午开完会和姚姐姐交流了一下。其实我特别忐忑地询问姚姐姐:姚姐姐,您现在方便吗?我想问一下我上课有哪里需要改正的?姚姐姐拉住了我的手(她居然拉住了我的手!当时我其实有点鼻酸的,不知道为啥哈哈哈哈哈哈),姚姐姐特别温柔地先是真诚地鼓励我,然后分享了关于和学生相处方法的两个例子,比如姚姐姐班上有一个孩子相对来说有点皮,于是姚姐姐专门花时间跟进这个孩子,牵着他参与一些管理工作,并让他尝试着带领同学完成一些事情,面对孩子的疑问,姚姐姐也是给予对孩子本身的鼓励和肯定。今天早上第一节课亮姐也听了我的课,课后给我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亮姐的直接让我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重视。还有一起听课的一年级数学组的伙伴们,都是不吝赐教的好搭档,相互促进,一起成长。
直到刚才我又重新看了漫画,我好像突然悟到一个道理:没有哪本书籍可以直接告诉我一个通用的管理学生的方法,也没有可以直接搬用的前辈的经验,只有自己躬身实践,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看见孩子的世界,去懂他,才能靠近他。我们说的“你错了!”他们也许根本没有理解到,只是因为我们的生气暂时妥协,我其实没有对孩子们说过“你错了!”,但是我的一些行为言语已经透露了我觉得你错了的感觉,我要反思!我要改!凡事先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