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儿歌学院教育历史
你不知道的儒家胆识!(1)

你不知道的儒家胆识!(1)

作者: Lion刘鑫 | 来源:发表于2017-05-03 00:26 被阅读37次
作者:House999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俗话说:温饱思淫欲,饥寒起盗心。

就是这句“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的最好注解!

人要是穷了什么事都能做出来,这就是普通人的写照。

然而还有一些人,即使贫穷,也能安守本分,独善其身。

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再刑法他们,这就是陷害人民。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坑民!

这是非常严厉的批判,足见孟子的胆识,他是在告诉齐宣王:人民穷、犯罪都是你的过错!

然后孟子说:“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哪有仁君在位而坑民的吗?多么严厉的指责!

然而经常有人说儒家只知道追求权势,只知道做君王的马前卒,然而你看《孟子》原文,整本书里面未曾有一段孟子低声下气谄媚君王的话语,今后我将持续写出“你不知道的儒家胆识”系列,给大家展现更真实经典。

紧接着孟子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容易)。”

然后说了如今人民的现状:“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不及),奚暇(闲时)治礼义哉?”

这就是赤裸裸的齐宣王的职责,说你不是仁君,让人民受苦。他们穷困、缺乏礼仪都是你的过错!你想一下如果孟子是贪名好利之辈会这样说当时最强的诸侯齐宣王吗?这种话是会时刻人头落地的!

最后孟子给出了解决方案: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王要想行王道,何不返本从让百姓安居乐业开始,不要想着通过打仗去向外扩张,这样屠戮百姓,劳民伤财实在是愚蠢之行,不仁之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从农业、教育等根本入手,让百姓安居乐业是孟子一直的目的。所谓名本思想,不过也就是如此。


【部分注解】

恒产:恒定的维持生活的产业

恒心:坚定不移的遵守礼节、法制以及修身等精神的意志。

士:古代对“士”的解释很多,大体是表现读书人以及有志之人。

比如: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放辟邪侈:放和侈,放纵;辟和邪,不正派,不正当

罔民:陷害

相关文章

  • 你不知道的儒家胆识!(1)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

  • 胆识

    全面提升胆识!

  • 胆识

    能来什么接什么。 只有能接住并且能在这件事吸取教训并迅速壮大自己能力。这件事一定是好事。如果抗不住就死命的抗如果抗...

  • 胆识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你如果去试了,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不试成功的机会是零。 光有胆量还不够,还要有坚持精神...

  • 胆识

    尝试自己害怕的事,一直到自信为止!

  • 胆识

    活到这个年龄最大的好处似乎是很有勇气,终于内心不再惧怕什么了,工作、婚姻,原来好害怕离婚和失业,现在似乎不怕了。工...

  • 胆识

    胆识,基于见识的胆量,是两者叠加后的最终结果。 空有胆量,没有见识,在面对危机与机会时,往往更容易放大机会、忽略风...

  • 胆识

    在一次闲聊中,朋友告诉我一件事:她店里有她一个同学,此同学在她店打工五年,什么技术都没有学会。一般在她店打工的,二...

  • 胆识

    文/见鹿 胆识是一种成事的能力。 要想成事并不是靠那种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要你脚踏实地,真正的去身体力行。 因此,...

  • 2017-08-20

    胆识 谋略 独到的眼光 说干就干的胆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知道的儒家胆识!(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ah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