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文恬静,意味着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
然而,如此平静自然的境界,又有几人能够拥有?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死如秋叶之静美”?明白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
死亡和自杀,都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肉体的消失。虽然都跟死有关,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死亡,有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的坏的。前者是自然现象,生老病死,谁也挡不住;后者,可能是意外事件、天灾人祸,但无论怎样,都是客观行为,不是个人能够主宰改变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天命”。
对于这样的人,世人给予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没有指责。
自杀,却是一种个人主观行为,却是一个贬义词。因为生命只有一次,非常宝贵,失去了,永不回来; 生命真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它更属于那些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自杀的人,更是对生命的懦弱和妥协,在人生的战场上,就是一个懦夫,一个逃兵,无论你的理由多么冠冕堂皇,无论你有多么不堪。
对于这样的人,世人给予更多的则是不屑,指责和不理解。
生命的教育,这堂课,我们实在缺乏,尤其是青少年,更缺乏对生命的珍惜和敬畏。虐待生命、或者随随便便放弃生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最近,因为遇到的自杀案例比较多,而擅长写作的我,喜欢有感而发,所以,把自己的感悟自然地发在了很多郁金香群里,恰好,郁金香平台也随后发表了一篇一个男孩跳崖自杀的文章。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昨天,画画群新群主给我留言,谈了画画群里发自杀类文章的看法:
涵香姐姐,我觉得咱们一直在群里发一些,负面的新闻,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不好的引导。他们本来就爱胡思乱想,看完以后就喜欢往自己身上去套。
如果我们在他们还没有足够力量去面对生命与抉择的时候,经常发那些,会让他们觉得,这就是抑郁症患者的命运和终点
为什么我们不做正面的引导呢?有本书叫正面管教,我想抑郁症患者朋友,需要正面的引导。 他们需要看到正能量,爱,鼓励,温暖,而不是伤害,自残等。
也许对有些人而言合适,但是在群里一再的发一些证明大家有病,发一些这样的负面新闻,真的,连我这么乐观的人,看到都会觉得很冷,觉得生命很无助。
更别说这种需要别人说百千万次太棒了,才能相信自己的人呢?
我本来不想说,只想跟随,因为我觉得这是您在帮助大家的平台,可是如果这种爱变成了一种伤害,我真的觉得我也瞬间迷茫了。
我可以放下工作,一整天都关注群友,给大家及时的回应和引导,但是我没法去说您,令人敬佩的涵香姐姐。
有一个故事,讲的一个小姑娘在冬天面对凋落的玫瑰花而伤感落泪,后来爷爷带小姑娘看了其他快乐的风景,她的情绪马上好了。
当年我刚开始学习医学的时候,也常常觉得自己得了这个病,得了那个病,其实有什么病呢?什么都没有。
我们的人生,这么短暂,风景那么多,为什么要把短暂的生命,用来关注伤感的事情呢?为什么必须要把病人诊断为病人呢?他们有的只是一种心灵的亚健康状态而已
明明知道他们心灵脆弱,为什么还要总给他们这种那样的刺激呢?
为什么不去安静的陪伴她们,用单纯的爱去疗愈他们?
我安静下来了,不急了,也不恼,了,为了他们安静了下来,大爱的涵香姐,为什么您会一再把一杯水搅浑,还问水为什么不清澈呢?因为您的棍子一直在搅动,没有停下来过。
我愿意赋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帮助大家,陪伴大家共同前进,一起成长。
但是我真的,一想到他们看到那些敏感刺激的新闻,内心里收紧的时候,抱着自己默默哭泣,觉得冷,觉得无助,觉得生命脆弱到无法把握…当我想到这些,我的心真的很疼。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做为一个康复者,做为一个志愿者,我理解她的心理,但我更知道,这其实就是内心不强大的表现。
最近,因为那个男孩跳楼自杀未遂文章,关于谈想死死不了的话题,我曾经发在了几个特色疗愈群里,加上郁金香公众号也发表了一个调崖自杀的文章。
“自杀”这两个词,触及到了某些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怕什么,来什么。害怕的事,就不存在了吗?就不来了吗?抑郁症的人谈自杀,非常正常啊,不谈自杀才不正常。
因为,对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来说,死亡并不可怕,反而是非常美好的事,相反,活着对她们来说,才是一件残忍的事情。
就如抑郁症,明明得了病,还不想看到,不想承认,拒绝求助,拒绝求医,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自杀,在本人来说,或者是一种解脱;在别人看来,却是一种逃避,对自己对他人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抑郁症群体不谈自杀,也同样是自欺欺人。逃避问题,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正视,面对,学习,成长,改变,才是必经之路。
逃得了一时,逃得了一辈子吗?尤其是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创伤,只要你不去好好疗愈,它总会在某一天某一刻钻出来的。
我们可以选择屏蔽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速度。别人有权利发文章科普一下,你有权利不去点击。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带着好奇心,我在几个群里做了一个调查,果然,收到了很多人的反馈:
“亲们,做一个调查。对于平台发表的自杀性文章,你们怎么看?实话实说啊”!
群友1: 我一般不太点开什么自杀这个题目的文章的,因为我能量不足,我一看这种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会感到有些害怕,而且整个人也容易变得负能量。
您刚刚说想要做调查,想听听大家的看法所以我才点开看了,文章我感觉还是很清晰的小伙自杀的事件来谈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还是很客观很理性的。
而且因为我之前也有很强烈的自杀想法长达满多年的,感觉那种自杀想法就是很不受控的就像文章中所说的可能当时的大脑里的一些物质其实是缺乏的。
感觉抑郁症患者很多人是病理性的自杀想法,就是文章里的说的思维反刍还有脑部某部位联系减少导致的自杀意念强烈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心理咨询师2: 就这个题目来讲,直接就是指向了,好像他是自杀,是由于别人的指责,这就是在推责任,所以抑郁患者本身就在推责任啊,他就有推责任的倾向,当然不是说他故意的啊,这都是潜意识的,当压力过大的时候,我们都想逃跑,我也想逃跑,逃跑的时候儿,再没有学心理学的时候,不明理的时候,推卸责任是我的好把戏,我经常干这事儿。到后来走出来以后,我就发现推责任不是办法,还不如时面对自己,我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我也不用推。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做不到啊,我们基本上都会。想保持完美的自己,那只能损害别人,就推责任推给别人。
在这些案例里,如果一味的倾向于自杀的人或者抑郁症患者,那我想问问你那些正常人,他没有压力吗?他又有压力,他只不过没有被压成精神病,没有被压成抑郁症,没有被压在去自杀。那么在这个理论上来讲,那些生命在于这种压力下的成长。那作为这种自杀的人来讲,他就承受不了这个压力,死了,他死了以后,就对这个社会对身边的那些承压差的人一个警戒,说受不了就会死,所以你得找一条出口,给自己一条活路,这实际上在指向你不要乞求外人,不要祈求家里人对你的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不知道你内心的活动,你们每一个人内心的活动只有自己知道,那自己都不救自己,谁能救你。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群友3:这一类文章可以留存用来做危及干预的材料。
但是不适合在公众号发表 虽然简书里我也发了。接纳与公众引导是两码事。我想接纳是志愿者去做的而不是公众号该做的 这是我的建议。
群友4: 我也觉得,一直看会有心理暗示。诶,有人抑郁自杀了,我也试试呗。这是不对的。对,会给人感觉抑郁死了正常,虽然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我觉得我们对这种抑郁自杀特别是抑郁还杀人的(比如妈妈抱孩子自杀)的行为,应该持一定批评的态度。
让大家了解到你可以抑郁,你不能死,更不能作为剥夺别人生命权利的借口呀~
你抑郁了有98种不死的路,为什么要走那一条自杀和另一条杀人的路呢。特别是对后者,杀人不可饶恕,除非是复仇还有点同情,那种带着孩子去死的妈妈我真的没法同情他们。
她病了,病入膏肓,事实上,即便没了她,孩子也未必不好,但她带着孩子死,是对孩子生命权的剥夺,对其所有希望和未来的剥夺,就算是妈妈也没有权利。这种正常人的思想是我们应该传播的。
发此类文章的目的不在于让抑郁症患者去谅解她,而是让抑郁症患者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当个正常人,和正常人一样思考,才能变正常,而不是陷入一个自杀的人的逻辑。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群友5: 我也要是想别人都去死了,我怎么还活着呢?怎么还没死呢?要是这样想怎么办? 最可怕的是变成把自杀当成家常便饭的正常现象。
因为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有想死甚至是想自杀的想法,所以预防是很重要的,看到自杀的事情应该会有不好的影响的。还是需要活下去的空间和希望才行,还有活下去的土壤才行,不然会很危险的。
群友5: 还有这两天,看到关于自杀这个,有点多。我想说的是,我们需要正视。我是从那条道过来的人,如今,偶尔会飘过那个,不过于我来说,不过是老朋友来看看我,我就对他说。嗯,朋友,我如今很好,谢谢你来看我。他听到我这样说放心的走了,也就很少再来看我了。
因为,我完全可以自我主宰那个思想,不受那个无形大手的控制。
我深切的知道,这世上,有深爱我的也有我深爱的人们。无论我怎样,他们都希望,我是好好的。所以,活下来,本质就是对自己也对爱我和我爱的人们负责。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群友6: 嗯嗯应该对其行为表示理解,但绝不是支持自杀或者带着孩子自杀的行为。
群友7: 能量高的时候就不会排斥了,低的时候不行。
排斥,其实就是一种逃避,不想让自己因此想起自己不愿想起的曾经。记得去年这个时候,群里有个好像叫乐乐的吧,经常说自杀,他一出来说话我都不爱看群消息,能力低的时候一点负面都会受影响。
所以,按照自己的能量选择性的看分享的东西,不能要求别人不发这样的文章。
文章不是没有正面意义。我看了那个至今休克的孩子,就想,无论怎样,也不能选择自杀了。
我也觉察到了,其实我也一直逃避,不让自己看负面的东西,应该面对,才能慢慢更加强大。
群友8:关于平台发表此类文章,我个人觉得内容是科普类的问题不大,但是还要谨慎,一些真实的图片要尽量避免~~
群友9:发一些郁又们康复的故事比较多,自杀方面的即使是科普,在郁友群里发也不太好,因为他们可以说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的说教了,不然也不会是那么多的人分分钟就自杀了。
群友10:我也觉的,多发些积极、正能量的康复分享。对大家也是激励和正向引导。自杀等副作用的分享,犹如伤口撒盐,起不到好的作用
群友11:要用一个适当的方法来表达。最好不要通篇论自杀的东西。我觉得要写故事。搞故情境,然后插入有关于自杀者的某些特殊不受控那个心理。把故事写成两个结果出来。一个是被那个控制的。一个是自我主宰不被控制的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由此可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这跟每个人的能量等级有关。
当然,我已答应画画群群主,不再发自杀类的文章,但我也表达了我的看法:逃避,不是最好的办法。
再次收到了她的回复,我表示同意:“我们只有持续给他们能量,到他们能够赋能为止。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鼓励,陪伴和爱。任何过度的刺激对他们而言,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句话说,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难辞其咎,压死骆驼的往往只是最后一根稻草”。
我,当然也不想做这样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压死自己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余生很贵,且行且珍惜吧。
殷炳莲,笔名涵香,郁金香阳光会特聘记者。70后,山东省诸城市作协会员,21世纪新锐作家网新锐之星,郁金香公益联盟成员,潍坊郁金香阳光会会长。著作有康复故事书《回到人间》发表。
微信号:Y22239911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