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牌就是可预期

品牌就是可预期

作者: 川贝爸爸 | 来源:发表于2019-04-23 16:43 被阅读0次

    常常听一些企业家朋友说,不做品牌,就是等死;做品牌,就是找死。

    这当然是误解,不做品牌当然是等死,但是做品牌也不是找死,而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做的事儿。甚至,我个人认为,品牌的最大价值就在于阻力最小的达成销售。

    其实无论做人还是开个小店还是做企业,我们都在无意识的在做品牌,但是由于我们的无意识,所以我们分不清哪些行为是在为品牌加分,哪些行为是在为品牌减分,所以最后品牌一直在原地踏步,对销售的影响非常有限。

    那,为什么我们认为做品牌就是找死?

    实际上这源于我们对品牌的误区,我们往往认为品牌就是大投入,就是打广告,就是砸钱。而且即使投入很大的费用,也不见得能取得预想的效果,这就是做品牌找死的症结所在。

    这种思维是源于传播渠道及其匮乏的时代,电视媒体几乎垄断了所有流量的时代,所以要想提高知名度,只能在电视媒体上投广告,做品牌就意味着不菲的广告费。但是随着各类新媒体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渠道越来越多,借助互联网,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品牌、淘品牌、个人品牌都能低成本的诞生。

    在物质匮乏的时候,我们往往认为打广告的就是好品牌,还因为打广告意味着高昂的广告费,投入如此高的广告费当然意味着企业有实力,这样的品牌比那些小作坊式的品牌当然要好很多。所以那些在央视重金打广告的品牌,只完成了品牌塑造的第一步-打造知名度,而接受信息有限的消费者脑补出了品牌的第二步,建立信任。

    但现在打广告塑造品牌越来越不灵了,消费者已经意识到打广告不见得有实力,也不见得产品质量好,只意味着企业舍得花钱。

    为什么品牌就是可预期?

    吴伯凡老师有一句话“是大海创造了轮船。”

    同样的道理,是消费者创造了品牌,而不是品牌方。对于企业经营来说,我们希望品牌属于企业资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其实品牌从来不真正属于企业,而是属于消费者,是消费者的集体共同可预期造就了品牌,管理品牌其实就是管理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预期。

    人类天然喜欢掌控感,掌控感会给人带来心理的安全和幸福,为了获得掌控感,人类会简单的把身边的物、事进行分类和贴标签,一旦再次遇到,第一时间简单的把标签和具体物和事联系在一起,然后做出相应的反馈。比如地域黑,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河南人肯定是好人多,但是遇到河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偷井盖”“骗子”,然后尽量提防对方。

    这种认知模式称为认知偏见,但是认知偏见却是塑造品牌的最好助手,一旦消费者群体对一个品牌产生了好的认知偏见,那就意味着品牌塑造成功了,消费者不可能了解一个品牌的方方面面,他们往往会在认知偏见基础上进行认知迁移。比如汶川地震时王老吉捐款捐了一个亿,而众多网友则对王老吉产生了“有社会责任心”的印象,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产品也不会差,同时加上从众效应,王老吉品牌价值飙升、产品热卖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什么样的品牌是可预期的?

    我们能接触到以下这样的品牌:1.性价比很高,研发能力不是最好但也不差,被称为行业内的价格屠夫,一直有向高端产品转型的努力;2.产品质量稳定,研发能力和速度很快,虽然小毛病不少,但是改进很快,各类产品都有,高端产品质量销量也尚可;3.研发能力一般,但是外观一直做的比较漂亮时尚,售价相对较高,完全谈不上性价比。试想一下,这些品牌经营难度最低的是哪个?

    例子里,第一个是小米,第二个是华为,第三个是oppo以及vivo,抛开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些因素,实际上第三类品牌更占优势,因为它一直能给消费者最稳定的预期,外观漂亮,其它一般。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可预期越稳定,这个品牌让消费者的决策压力越小,越能达成促进销售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理解不了为什么oppo、vivo性价比这么低,掌门人如此低调,却卖的非常好的原因。

    对于我们中小创企业及个人品牌来说,我们当然希望改变世界,但是为了品牌的持续发展,品牌初创期一定要高度关注品牌的稳定性,努力让品牌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在客户心理建立起可预期的结果,这才是品牌最务实的方法。

    每天五分钟,跟我一起学习最简单的品牌塑造方法,欢迎加我好友vx,jinanzai010,一起探讨写作、品牌和育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牌就是可预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fb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