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弟是什么》

《孝弟是什么》

作者: 感恩遇见0331 | 来源:发表于2021-02-21 19:10 被阅读0次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核心思想和终极的追求,其核心要义是“仁者爱人”。而要得到这个仁。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而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孝”是为人儿女者上对父母的一种真性情的表现,也就是天性之爱的升华,这是一个文学的纵向中心,所谓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是贯穿上下的。“弟”是指对兄弟姊妹乃至朋友社会人群真诚的友爱,这是为学的横向中心。“孝弟”是为学的基本,它要求人人培养这种真性情的美德,由此扩而充之,对社会国家和人类才有真爱。

为学的目的,就是要养成人性最基本的孝弟。

对上,要孝敬父母,这样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和榜样。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讲,这一点尤为重要。在家族传承中,我们肩上负有承上启下的责任。

“弟”同悌,指敬爱兄长,推而广之,就是要与兄弟姐妹和朋友以及社会网络中的人,友好相处。24字核心价值观中,为什么“友善”占有一席之地?因为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

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的亲人,才能将这种爱推及他人,由爱父母、兄弟姐妹、朋友,推广到爱一切人。这样,就很自然地把个人的修养与维系社会稳定连接起来。自从汉代以来,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奉行以孝治天下的社会政策,这便是中国社会历五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所依据的理论,正是孔子及其弟子所倡导的这种孝弟之道。

为人孝悌才会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会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才会国家稳定。反过来,我们生活在和谐稳定的国家和社会中,才会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南怀瑾先生讲,西方文化很注重横向的“弟”,而忽视了纵向的“孝”。“不孝弟,必定会犯上,那是必然的趋势和结果,那是人性的反面,也是缺乏良好教养的表现。”联系当下新冠疫情的国内国际局势,益发感叹古人先贤的智慧。身为中国人,原来我们真的很幸福!

相关文章

  • 《孝弟是什么》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孝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制定的行...

  • 孝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 孝弟

    有子曰:其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孝弟也者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 首孝弟,次见闻

    写写日记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儿子带给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如果说旅行中有很多未知的风景,那么孩子成长中也有很多...

  • 孝弟——仁之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孝弟的社会延伸

    在《细讲弟子规》第二十讲中,蔡礼旭老师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唐诗开讲。说来惭愧,这首诗我两个孩子在两岁多就...

  • 孝弟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 《论语》共读-孝弟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弟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gq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