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尼摩艇长的航行地图(七)

尼摩艇长的航行地图(七)

作者: 惑惑来了 | 来源:发表于2024-05-16 08:02 被阅读0次

在经历了到达南极点那动人心魄的一日后,第二天,也就是1868年3月22日的清晨6点,尼摩艇长计划驾驶鹦鹉螺号离开南极。此时正是南极最冷的时候,寒风凛冽,海面上漂浮的浮冰越来越多,鹦鹉螺号一直下潜到了水下1000尺深处,然后就开始以每小时15海里的航速,向北方驶去。

然而到了凌晨三点的时候,一声巨响惊醒了正在睡梦中的阿罗纳克斯教授,他发现潜艇已经倾斜了。原来,鹦鹉螺号搁浅了。原因是一座冰山突然完全翻转过来了——冰山的底部因为水温较高而融化,或因受到反复撞击而磨损时,就会重心上移。这样冰山就会整个掉个个儿。然后,一大块冰恰好滑到了艇身下面,以无法抗拒的力量,将艇身托起来了,于是潜水艇便动不了了。

怎么办呢?排空储水舱的水,让潜艇向上浮,行吗?事实证明不行,当潜艇上浮了150尺之后,那块垫在它下面的冰块也在向上浮。而且,继续上浮,再撞到海面的冰盖不是更糟糕了吗?

几个小时后,鹦鹉螺号一直处在300米深处,航速为每小时20海里。八点二十五分,发生了第二次碰撞,这次撞到了艇的后部。他们被完全困住了,潜艇的上方和下方,全都是穿不透的冰墙。此时,他们已经在水下呆了36个小时,艇上的空气浑浊,需要换气了。再过48小时,储备的空气就要用完了。

坐以待毙吗?不会的,他们开始自救——凿冰,艇员们,包括阿罗纳克斯教授、孔塞伊和內徳·兰德,都穿上潜水衣到冰上去,他们要凿出一块与鹦鹉螺号的吃水线所圈出来的面积相等的大冰块,他们以 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拼命地凿冰,两个小时替换一次,因为潜水服内的空气是有限的。

然而艇上的空气也是有限的,教授已经开始觉得呼吸困难了。到3月26日,凿冰工程并没有太大的成效,教授几乎绝望了,艇上的空气只够用到第二天了,如果还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他们都会缺氧窒息而死。教授觉得自己“仿佛落入一只怪兽那正在无法抗拒地要合拢的大嘴中了”。

但是尼摩艇长没有绝望,他又有了新的办法。“如果让鹦鹉螺号上的水泵不停地向外喷沸腾的开水的话,难道不会提升水利的温度,延缓海水结冰的速度吗?”他们这么干了。教授的脑子已经缺氧,软塌塌地躺在那里,几乎没有了意识,但是尼摩艇长始终是那么镇定、坚定、毫不动摇。

3月28日上午11点,奇迹发生了。当他们离水面只有20尺的时候,鹦鹉螺号猛力向冰原冲去。经过冲角一再冲击,冰原被逐渐撞裂了。最后,鹦鹉螺号再拼足力气,猛地一冲,终于冲出了冰原,又把冰原压碎了。

舱盖打开了,清新的空气一股脑儿涌入了舱内,大家齐心协力战胜了死神,回到了人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尼摩艇长的航行地图(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hb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