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这学期老师让我们定草莓酸奶喝,每人交500元。“邻居家的小兰兴奋地跑回家告诉妈妈。
“我们不从学校订,妈妈从小市场批才1块1瓶。”
“可是我想喝学校的.”
小兰没能如愿订到学校的草莓酸奶。
课间,同学娇娇喝着草莓酸奶问小兰:“你为什么不订酸奶?”
小兰说:“我不喜欢喝酸奶,一喝酸奶就肚子疼。”
“骗人你是喝不起酸奶吧,你家好穷呀!”娇娇嘲笑小兰。
回到家,小兰对妈妈说:“明天我不想上学了,娇娇总是欺负我。”
“你说她怎么就不欺负别人欺负你呢?你找找自己的原因吧?”妈妈不假思索的说道。
小兰哭着跑出家。
“现在这些小孩都是惯的,说两句就跑,心理素质怎么这么低呢?”妈妈不以为然的指责道。
看到这些心里很难受,我身上也有这位妈妈的缩影,甚至中国千万个妈妈身上都有这样的缩影,这是孩子从自身找原因能解决的吗?
当孩子回家给家长诉说在学校受到的欺负、冤枉和委屈时,这是孩子发来的信号,家长不要忽略,更不能以:他怎么不欺负别人?老师怎么不冤枉别人?别人怎么不委屈呢?给孩子怼回去。
家长在教育孩子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时候,在批评孩子脆弱、心理素质低的时候,想一想自己的沟通方式存在不存在问题?
比如,现在备受关注的一条新闻:上海一名17岁的男生因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母亲就选择了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导致儿子无法承受,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自杀,一个鲜活地生命就此消失了,惨痛的教训呀!
只要孩子一出事情家长就习惯性的指责自己的孩子,没有把孩子的感受当回事,一味的以“从自已身上找原因”来压抑孩子的情绪,没能让孩子把情绪释放出来,情绪教育的缺位导致孩子的情绪失控,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马克思说过:“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之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孩子出事情家长对孩子多点耐心,去了解事情真相和孩子的真实想法。
看透孩子情绪背后的心情,和孩子一起接纳并且解决它,然后再给孩子正确引导。
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抛出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对这种“一刀切”“一风吹”。
如小兰的妈妈,根本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就给孩子扔出:“你说她怎么就不欺负别人欺负你呢?你找找自己的原因吧?这样的话语。既伤了孩子,又破坏了亲子关系。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作为自省方式,可以让自己得到自尊和自爱。但是作为处理孩子间的矛盾,还是要以事实为准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