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都是错的
——读《如何用好经验》之后
很认真看过几遍,自然就想说两句。
首先为大家的坚持点赞。最终蓝帽思考成文也很完整。我一贯喜欢说问题:
一是文内中心内容编排标号不够准确,可能成文以后没再作细致检查。有“一、”、“三、”,“二、”呢?可能“一、”的位置就不对。
二是关于“‘经验’的是与非”的论述环节,应该不是分指经验的“好处”与“坏处”,而应当是对待经验的不同态度对我们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作用”,可以肯定地说,所有的经验都不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关键在于我们面对经验(无论是他人经验还是自己习得的经验)的态度,一味盲信经验与有选择的借鉴经验,会分别产生相应的“负面作用”或“积极影响”。
三是关于概念或理论的表述,在用到或者要表述一个概念之前,应当对概念要有准确的理解。比如“实事求是,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实事求是”就是一种理论观点,从哲学和逻辑的层面说,任何理论或观点都不能成为另一个理论或观点的唯一标准,除非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再如“丰富的经验,是人生的一项里程碑”中,“里程碑”是一个什么概念,能说丰富的经验是“里程碑”吗?
四是在表述时的文字或文法使用上还不够细致。判断一段文字优劣的标准离不开三个词:准确、简洁和生动。当然不是说这一篇全是问题,只是觉得要出一篇让他人认可的文章,首先自己要能认可。那么在我们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
因为跟亚伟私下交流过,所以还是想多说几句。践行“六顶思考帽”练习非常不错,也说明我们对自己是有期许的,但这种期许有没有效果或收获,必须是建立在一种性格的培养上。我总觉得在认真细致的要求上还有欠缺。
亚伟专门质疑过我所谓“认真细致”的说法,所以稍微完整的说一下,比如就每一次面对的思考作业任务,认真细致应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其中涉及哪些概念,这些概念应怎样才能有一个准确表述。二是自己对其中概念或观点要提出的见解,最好要有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论述,也就是说提出自己的见解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述过程,无论是归纳法、演绎法,还是纯逻辑推理,不管文章长短,尽可能做到完整的表达。三是关于文字表述。前面说到过,总的原则是“准确、简洁和生动”,其中准确就包括词性的准确把握、词语的合力搭配和句子的结构完整。对于“准确”的要求,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以为自己知道了,自己写出来别人看了就一定知道,其实相差甚远。(基本解决方法还是读。自己完成的东西,你会认真看三遍吗,你会以第二第三人的身份看三遍吗,你觉得第二第三人看了能看明白吗?)简洁就是在准确的基础上,不影响表达的基础上,尽可能不啰嗦。至于生动就是准确和简洁之后的提升了。只有每一次练习都至少按上面三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切切实实认真细致,让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性格,日经月累,成长进步才是必然。如果只是我们每一次的内部自嗨,不是每一次的刻意练习,要谈成长,可能也只是一种妄念。
我说的都是错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