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1)

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1)

作者: 陈野思逸 | 来源:发表于2018-02-25 23:59 被阅读0次

形神论从其历史发展阶段与理论内涵来看,可以分为形与神、以形写神和离形得似等三个方面。

(1)形与神

形与神:"形"与"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绘画美学以及文学批评中并举的对立统一概念,属于辩证范畴。

艺术美学中的"形"与"神",肇自哲学中的"形"与"神",意蕴多变而丰富。综合哲学与文艺,"形"的要义有四:

一指与宇宙本体相对举的一切具有能被人感知的自然之物的形体、形貌。

二指与人的精神相对举的身体、形貌及其外在表现。

三指人的思想情感或审美体验的物化或表现,即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来进行的审美活动形式。

四指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感性形式的艺术形象。

在古代文艺批评中,"形似"的概念首先用在绘画批评中,东晋以前的画论,以"形似"为高,至顾恺之始进而将"传神"作为绘画的最高标准,"形似"转成第二义。

然而在文学批评中,"形似"在六朝还是褒扬语,也不与"神似"对举。"形似"主要是指写景状物纤毫毕现,宛如在目。

"神"同样具有多重涵义。

一指宇宙万物未被人认识时而难以名状的奥秘。

二指与人的形体或感官对举的内在精神、思想意志或思维活动。

三指人或客观事物天然具有的神采、生趣或本质特征,它们依于形色而又超越形色,无法单凭感官直接感知,而要借助直觉体验、妙悟直契才能把握。

在中国文艺美学中,"形"与"神"作为对举的概念,其意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构成了文艺作品审美价值的两个对立统一的不同层次。

二是成为艺术家高低不同的审美追求。

三是作为审美创造中自由选择的两种对立统一的艺术方法。

从哲学本体论的层次上,阐明了有、无相生,形、神相依是一切事物和生命存在的根本规律。艺术审美活动也是如此。因而"形"与"神"是构成文艺作品及其审美价值的两种基本要素。不过,就其"形"与"神"关系的发展而言,又可分为三种不同倾向:一偏形似,一重神似,一则主张形神统一,二者兼备。

当然提倡形、神兼备,辩证统一,成为"形"与"神"关系论中的主流派,促进了中国诗画等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

归纳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关于形神问题的观点,主要有三点:重神、重形、形神并重。总的来说,形神兼备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一贯重视的艺术传统。

相关文章

  • 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1)

    形神论从其历史发展阶段与理论内涵来看,可以分为形与神、以形写神和离形得似等三个方面。 (1)形与神 形与神:"形"...

  • 中国画形神论

    中国画的形神论 形神论中,形不是简单机械的描摹,而是物象特征化的升华;神不是空洞的表面神态,而是人物内心和灵魂的体...

  • 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2)

    形神论从其历史发展阶段与理论内涵来看,可以分为形与神、以形写神和离形得似等三个方面。 今天看看第二方面以形写神。 ...

  • 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3)

    形神论从其历史发展阶段与理论内涵来看,可以分为形与神、以形写神和离形得似等三个方面。 今天看看第三方面离形得似。 ...

  • 中国画造型上的形神特征三阶段123

    中国画造型上的形神特征大致可分为应物象形、传移模写、似与不似三方面。 1应物象形。 应物象形 ,出自南齐谢赫的绘画...

  • 浅谈中国画的气脉

    中国画讲究气脉贯通,力求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这是中国画的精神。下面谈谈中国画的气脉,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国画中...

  • 灯下漫笔

    论中国画

  • 中国画形神相互关系

    形神相互关系 《黄帝内经》中大量记载躯体疾病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容》)。 王充...

  • 形神论产生背景

    “形神论”产生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趋于成熟,画家们开始在人物画理论上积极探讨,即从注重描绘人物外形的惟妙惟...

  • 中医基本特点之辨证论治

    一、中医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整体观念: 五脏一体、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2、辨证论治的运用 同病异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画形神论三方面(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md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