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处王金庄》读后48‖地名志2

作者: 似此星辰同昨日 | 来源:发表于2024-07-11 20:19 被阅读0次

《太行深处王金庄》读后48

地名志2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地名的来历,越是年代久远,也就越有故事。即使是一些小地方、小村庄也有其自己的历史故事。

自古以来,北方的平原就是战_乱频繁的地方。而山里面相对好很多。虽然深山老林里生活很简陋,也很艰苦,但是人至少可以生存下来。

看看,山西多少县,大兴多少营,就知道大兴曾经有多么的荒凉。更别说,那些个村庄,能有多长的历史了。

王金庄和那些千年历史名城比不了,但是,相对于平原的那些村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

从容小主在文章里写的李彦国老师的记录。

在简书《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三章第九章)》中,李彦国用383个字,记录了他的工作。可是这383个字中,又有多少字的链接在里面呢?

王金庄地名

第三章,大南南叉

总沟(李彦国)总沟

第一节,小石崖沟(李彦国)小石崖沟

第二,前东沟(李彦国)前东沟

(第三节)后东沟(李彦国)后东沟

(第四节)东沟(李彦国)东沟

(第五节)石牙沟(李彦国)石崖沟

(第六节)岩旯旮(李彦国)岩旯旮

(第七节)南岩旯旮(李现如)

(第八节)西沟(李现如)

(第九节)北沟(李现如)

第九章,岭沟

总沟(李现如)

第一节,上马(李现如)

第二节,红崖圪岛(李现如)

第三节,杉树沟(李彦国)杉树沟

第四节,大西沟(李彦国)大西沟

第五节,小西沟(李彦国)小西沟

第六节,艾洼(王春梅)艾洼

第七节,窑洼(王春梅)窑洼

第八节,余角的(王春梅)余角的

第九节,挑树沟(李纪贤)桃树沟

第十节,长东沟(李纪贤)长东沟

第十一节,毛的沟(李纪贤)毛的沟

李彦国老师记录的还只是一部分,其他的东西还更多。毕竟,不只是李彦国老师一个人在做这件事。

就不说写文章,光是把这些山沟的地名记下来,恐怕就得好几天。我想了一下我们这里,发现把我们这里,所有的地的名字都写上,也写不了一张纸。

平原的村庄,地大多数是连成一片的,不像山里,一道沟就是一个地名,每一道沟都有每道沟的故事。如果都能够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地名志,做好这样的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李彦国老师记录的事情,应该还有很多,也很辛苦。

更何况李彦国老师的岁数已经很大了,依然还在为家乡发光发热。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2024年07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

相关文章

  •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五章大崖岭 【地名由来、故事及传说】 大崖岭是王金庄西去的唯一高山古道 王金庄位于涉县城东四...

  • 作品23: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作者/李彦国、从容小主 《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内容介绍 讲涉县必有王金庄,讲王金庄必有悠久的历史故事,在王金庄特...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

    第二章,大崖岭 全大崖岭概述 一、地理位置概况 1,王金庄村的地理形式基本属于东西走向,而大崖岭是王金庄二十四条大...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5)

    第二章,大崖岭 第四节,红土洼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红土洼儿地形上窄,中间宽阔,下口比上部稍微宽阔一些。从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6)

    第二章,大崖岭 第五节,葫芦娃儿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葫芦娃儿上宽、下宽、中间窄。上半部地块较长,中间地块较短...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4)

    第二章,大崖岭 第三节,渠洼地中段 一,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渠洼地中段的部分,左右都是石崖,上端也是石崖,地形好像...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后记

    在此处成书过程中 ,梯田协会正负会长曹京灵、曹肥定、李同江、王永江不辞劳苦,带头爬山越岭,实地测量每块梯田,勘察地...

  • 王金庄地名文化志(2)后东沟

    第一章,石崖沟 第二节,后东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后东沟位于大南南叉东部,在王金庄村西2公里处,东至山巅与小...

  • 王金庄地名

    共计24道大沟、120条小沟、420个地名。 其中岭(21)、沟(66)、坡(41)、垴(32)、洼(54)、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行深处王金庄》读后48‖地名志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ni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