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作者: FanlyLee | 来源:发表于2021-03-02 11:19 被阅读0次

    孤独两个字拆开,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林语堂


    上篇文章《什么是文明?》提到,为什么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过年了?究其原因:人们需要独处。那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喜欢独处了呢?之前L小姐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付费模式)《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今天把它打开,分享给读者朋友们。(原文发表于2020年5月25日)

    前几日,在一次分享活动中,谈到 “独处” 这个概念,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独处” 两个字很早以前就存在了。

    战国,楚,宋玉 《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

    《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大要出於良知同,便各自为说何害……你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独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的我们,不论是外向型人,还是内向型人,都越来越喜欢独处了。听到 “独处”,好像觉得这是一件坏事。事实上,能够独处是一件非常幸运与健康的事情,大家会产生歧义,或许是因为没有搞清楚 “孤独” 和 “独处” 的含义与区别吧。

    英文中,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而中文,因为都有个 “独” 字,比较容易混淆。

    01

    孤独与独处

    什么是孤独(Loneliness)?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是一个人生存空间和生存状态的自我封闭,孤独的人会脱离社会群体而生活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之中。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们在社会中生活,具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某种社会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对社会关系的渴望与现实拥有的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人们就会感到孤独。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认为,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压迫等各种痛苦,但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

    什么是独处(Live alone)?

    独处,是指一个人单独生活,(或者一个人待着)。

    孤独是一种内心感受,而独处,是一种选择。

    我们常常把社交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独处是比社交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只有在独处时,我们才回到了自己。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就我个人而言,两耳不闻窗外事,是我一直以来的状态。如果还记得上篇文章讲到的,时刻开启自己的感知系统,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蚂蚁如此,人也一样。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时刻关注外界在发生什么,首先,大量精力会被耗尽;其次,我们会陷入一种 “害怕错过” 的焦虑感中。

    如今,最让人恐惧的事情,恐怕就是忘记带手机了,也许一整个上午,也没有什么人找你,可是你会觉得魂不守舍,这就是我们过度关注外围的后果。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L小姐早上时间都用来阅读或写作,基本不太看手机。以前在职场生活中,早上也是用来思考、做企划的时刻(其实也是写东西,只是,以前是商务范畴,现在是文学范畴),除非有重要的会议,否则整个上午我不会对外联络,也不会与任何同事交流。

    对我来说,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也是效率最高的时刻,我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在这段时间里,只有我自己,我享受这种思想无限流动的时刻。

    02

    专注与发散

    就我们知道的,或者科学研究的,都可以发现,很多有灵感的、有创意的、有贡献的点子,都是在独处的时候发生的。

    这就要说到我们的大脑思考模式了。

    美国工程学教授,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中提到,每个人的大脑有两种思考模式:

    1,专注模式(Focued mode)

    2,发散模式(Diffuse mode)

    神经学家称 “专注模式” 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发散模式” 为放松的休息状态,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比如灵光一现的那一刹那,就是发散模式的作用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脑会频繁地在两种模式之间不停的切换,尽管你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你也无法同时处于两种思维模式中,当你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你的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而是悄悄地在后台处理任务。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 Marcus Raichle 等人在 2001 年时将这种状态 (resting-state) 命名为默认模式 (default mode),并将一些在休息状态时神经活动更高的区域组成的网络称为默认网络 (default mode network)

    这一网络区域中的神经活动在人执行特定的任务的时候反而会下降,通常认为是负责产生自发的想法以及无目的的思考。

    Why smart people tend to be loners?

    研究表明,聪明人更倾向于独处。(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请不要过度解读,这里并不是说喜欢社交、外向型的人不聪明,这份研究只是在阐述一些相关性)

    A new study has found that for intelligent people, the more frequently they socialise with friends, the less satisfied they are with life.

    最新研究发现,聪明的人和朋友们社交越频繁,他们对生活的满足感越低。

    Kanazawa and Li's approach suggests the brains of our hunter-gatherer ancestors were perfectly adapted to life on the African savannah, where the population would have been sparse, living in groups of around 150.

    金泽和李的研究表明,我们的祖先以狩猎为生,他们的大脑完全适应了在非洲大草原的生活,那里人口稀少,多为150人左右的群居。

    Social interaction would have been crucial to survival, in terms of co-operation and finding a mate, but the space was equally important.

    虽然社会交往对生存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合作和寻找配偶,但空间距离也同样重要。

    The authors explained that among the extremely intelligent more frequent social interaction is actually linked with reduced satisfaction.

    两位作者解释称,“在极聪明的人中”,频繁的社交活动实际上降低了生活满意度。

    03

    远古与现代

    上篇文章有提到,在人类存在时期的99%的光阴里,人们都身在采集狩猎时代。这个时代也被称作 “旧石器时代”。采集狩猎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时代,也是迄今为止最长的时代,这是为人类历史奠定基础的时代。

    采集狩猎时代的持续时间超过20万年,农耕时代持续了大概1万年,而近现代仅仅持续了差不多300年。

    农耕时代,大多数人劳动、生活在乡村;到了20世纪末期,近50%的世界人口生活在5000人以上的社区。

    300年前,成群的农夫在田里劳作。只有疯子才会想象到,不久以后田间的人口会疏散,人们可以去城市的工厂挣碗饭吃。然而,疯子却是对的。

    很长的时期,人类的居住环境都是零散分布的,也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的通讯方式和交通设施。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时不时地走动,来增加彼此间的联系与情感,以前人们叫 “走亲戚”,现在,我们称之为 “社交”。

    1750年至2000年间,世界人口从7.7亿左右增加到近60亿,在250年里数量增长是过去的近8倍。这种增长态势相当于每年人口增长0.8%,大约每85年人口会翻一番(相比而言,农耕时代人口翻倍时间估计为1400年,采集狩猎时代的翻倍时间长达8000年至9000年)。

    我们现在住在密密麻麻的格子间里,飞机可以在24小时内将我们送达这个地球上几乎任何的地方,通讯方式更是方便到,你随时随地都在跟别人社交中。

    物极必反。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打破了人类生存的平衡状态。所以,我们选择了 “逃离”,逃离是为了找回丢失的平衡感。

    在乡下,不同村子的人都互相熟知,范围甚至可以更大。可是,看看我们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也许连隔壁邻居都不认识。

    是我们变得冷漠了吗?不是。只是我们太需要一点空间,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所以,我们发现,并不是只有内向型的人喜欢独处,这是现代人类共同的需求。

    对于独处的喜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喜欢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们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需。L小姐就是这样一个人。

    04

    好处与坏处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长期独处就一定非常好吗?

    上面我们有提到,如今的通讯方式方便至极。不想去餐厅用餐,打开APP外卖即可;不想去剧院看电影,打开APP观赏即可;不想出门见朋友,打开APP视频即可。

    只要打开APP,似乎所有事情都可以做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 “虚拟社交” 中。

    当我们的环境中不存在联系和归属感的体验时,我们会通过电视、电影、音乐、书籍、视频游戏和任何能够提供沉浸式社交世界的东西来复制这种体验。这被称为社会替代假说(Social Surrogacy Hypothesis),一种由社会心理学的实证支持的理论,它正开始被应用于人工智能。

    有趣的是,我们的大脑,它根本无法辨识什么是 “虚拟社交” 和 “真实社交”。

    我们并没有真正体验到社交,但却欺骗大脑,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如此,从而令自己感觉更好。然而,复制的效果不如真实的好。-斯蒂芬·平克

    长此以往,我们会习惯于 “虚拟社交”,活在自己舒适的状态里,越来越不愿出门,越来越不愿与人接触,这可能会导致我们丧失 “真实社交” 的能力。

    人类,毕竟还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一个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岛。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个体,随着年龄和心智的成长,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来自于他人的肯定。他们更加渴望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从社会群体中寻求自我,寻求肯定。当他们的价值实现和社会的主流价值契合时,他们就会有有一种奉献感、满足感,而这个时候,整个社会也会因为他们的成就给予他极大的肯定和赞美。

    唯一的差别在于,“独处” 人群,他们更多的不是要从他人或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认可,也不会在交往中得到快感,他们获取肯定和动力的来源,是自己的内心。

    因此,适度至关重要。首先,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其次,适时在两者之间切换,这样,我们才能是完整的。

    -THE END-

    L小姐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越来越喜欢独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pt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