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950-1032),又名中正,字仲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
范宽一开始师从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的山水画画家李成,后来他留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前人之法,未尝不尽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便离开了师父,隐居终南、太华。这句话其中的意思是:我与其去学习前人的画作,不如仔细观察真实的景物;与其观察揣摩景物,不如选择自己心性所喜的绘画技巧与风格。也是因为这样,他去投奔了与自己性情最像的老师——自然。
作家蒋勋说:“宋代的画都是很有一种哲学味道的”。这我们就要从范宽的信仰——道家——说起了。道家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太坏了,简直无可救药。于是道家主张离群索居、遁迹山林的“避世”法来全生避害。到了老子的阶段,老子主张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主张“太一”,也称“道”,即万物所遵从的规律。同时,为了遵从”道”,人们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内,也就是学说“无为”。这些思想都对范宽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溪山行旅图》是一个巨幅立轴山水画,有200多公分高。
在这幅画中,远景的山形巨大,占了全画的大约三分之二。但是这样的构图却并没有让整幅作品失去平衡,反倒增加了磅礴、包容的气势。这是为什么呢?艺术史家们探究其原因,发现了其中独特的构图比例:1:3:9。数字1、3、9分别代表前景、中景、远景在作品中占的比例。这种构图方式不但造成视觉的跳跃感和节奏感,也帮助凸显了远处山景的宏大。
为什么一定要是这三个数字?有人说数字9是由龙形图腾演变成文字,象征着神秘与神圣。古代皇帝有“九五之尊”之称,而帝王也喜用有“九”字的吉言, 而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中,“九”是最大阳数,象征着天,天有九层,九层天就是指天之极处。因此在这幅画中,画家可能也想表达这幅景色有“天之极处”之感,是对宇宙结构的效仿。
按照这样的层次,我们来一一分析画里的内容。
前景细节:
前景代表着凡俗世界,两个旅人正赶着驴拉的马车匆忙地赶路。世界里充满了所有热闹而世俗的东西,人们只顾眼前生活,不去考虑人事之外的精神世界。
中景细节:
中景代表着修行的世界。画中有一个正在艰苦跋涉的僧人。僧人翻山越岭,为了能够去远方寺院里修炼,这代表着探索精神世界的道路很崎岖,需要人们不断的思考和探索。
最后,远景就是那个主山,代表着最高意志的世界。最高意志的世界没有人类参与,一切由山、水、树木组成。这样的安排传达了画家的思想:自然是一切的老师,是一切的起源,象征着宇宙的规律,是万物变化的法则。它包含着“无”,也包含着“有”,它永远都在变,却又永远都不在变——都是道家的学说。这也是人们需要不断探索的世界。
这幅作品的种种细节和创作技巧也十分耐人寻味。
画家在比例上特意把人和动物的比例缩小了,突出了自然的宏大,也很好地强调了主题。
远景主山墨色跟前景一样重,给人一种压迫的感觉,好像自己就站在山脚下。但更妙的是,因为山被一层云雾环绕着,你无从知道自己究竟离山还有多远。或许这也是想告诉人们:自然一直在人们身边,好像离人很近,但自然中蕴含的规律却一直有待人们的探讨。
更让人叹服的要属作品上下的呼应与连接。山右侧的飞瀑顺势而下,为山的沉重增加了一丝活力,描绘出了“实”中带“虚”的平衡。而它更重要的作用是呼应下方的景色,因为人们观看作品时会在潜意识里想象飞瀑会流到下方的景色形成河流,因此而连接了下方的景象。与此同时,前景中的松杉最高端的树枝向上指,指向上方的画面,是下势上接的映照。就这样,画面上下的气势形成统一而不显得分散。
全幅画静中有动,实中有虚,刚中带柔,无情中有情,饱含着诗情画意,欣赏画时心中会不禁升起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这幅画也正是范宽本人的写照。他本人宽阔大度,不拘小节,因此才得来了名字里“宽”的名号。画如其人,这浑厚壮观、气势雄强的山水巨作正是范宽本人面对世界时心境的独白。
在观赏这幅画其中让人震撼的自然的力量时心中不免感慨:在面对自然,我们都是渺小的虫蚁,是在连续不断的时间和空间中一个匆匆走过的旅人而已,正如这幅画的名字《溪山行旅图》。我们只好不求获得自然的永恒的不变的力量,只求能学着像自然一样思考,努力探索自然的规律,如画里那个在山中、自然中跋涉的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