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能年轻一次,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全世界。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谷岳
前文所写的“诗意的栖居”、“化腐朽为神奇”、“用感受弥补事件的贫瘠”的一个大背景是“有勇气去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事情”。在不能改变、无法选择的前提下,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挖掘人生经历的深度,就像字母“T”的那一竖,但这总体上还是偏悲观、偏消极的。更积极的另一面,要“努力去改变你能改变的事情”,更多地阅书、阅地、阅人、阅事,拓展人生经历的宽度,就像字母“T”的那一横。
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的预告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钟汉良:“小伙子,你应该多出来走走的。”
陈柏霖:“可我的世界观和你的不一样。”
钟汉良:“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旁白:“旅行者1号,1977年发射,经历了36年,终于冲出了太阳系,进入外太空的星际空间。它这样孤独的漂流,只为了去未知的世界看一眼。有些人,一辈子缩在一个角落里,连窗外都懒得看,更别说踏出门。你们的偶像,都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
谷岳说:“我们只能年轻一次,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里就是全世界。有些事情,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再把海大师的名言搬出来一下,“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年轻时旅行是件很重要的事,因为它会塑造你的世界观,使你认识到你是谁,你相信什么,并且对你的余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电影《摩托日记》讲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发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观,使得革命热情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生长。1951到1952这一年,格瓦拉23岁,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是一名医学系四年级的学生。他对外面的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旅途中。他们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出发了,却不料摩托车很快就报废了。但这一点没有影响年轻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车来完成剩下的旅程。穿过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遗址,穿梭于各个国家各色人群中间,他们开始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真相、生活的苦难。当深入到亚马逊河流域的麻风病人区时,他们被所见所闻深深震撼。切�格瓦拉开始思考宏大深奥的命题:人类、社会、经济、文明、人类的苦难、快乐的定义……
短期旅行很美好,让人身心愉快。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我们把各种烦恼、压力、郁闷留在故土,以异乡人身份闯入别人的生活,带着新奇和探索的心去看别人已经看腻了的东西。
短期旅行时我们处于一种两边不靠的状态,既不是自己平常的生活,也不完全是别人的生活。这种“不介入太多,只要一点点”的状态就像看电影,你隔着玻璃瓶去看别人的生活,没有痛感,完全不用面对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压力、郁闷,因此看到的大抵都是美好的。比如,你看到老头老太太在夕阳下散步,非常温馨浪漫,但你却看不到他们天天在家里吵架。
短期旅行就像点菜时可以单点,你可以只接收他人“天堂”的部分,而退还他们“地狱”的部分。而长期在外旅居只能点套餐,好坏喜恶,你都只能全盘接收,一旦你从“外地人”变成“当地人”,时间长了又会呆腻,又想出走。
壮游,“Grand Tour”原指流行于欧洲的一种透过长途跋涉的旅行而进行的成年仪式。而今的“壮游”则有了延伸的意涵,“壮游”是胸怀壮志的游历,一般来说包括了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行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互动“深”。特别指经过规划,以高度意志力执行的游历行为。时至近代,西方青年发展出“间隔年”(Gap Year)的传统来进行他们的壮游,一般来说是在升学之后开学之前、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所做的一次长期旅行。
钱钟书说“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确实,旅行可以考察他人,但更重要的是认识自我。阅读是心灵的旅行,而旅行是心灵的阅读。行在路上如同行在心上,通过探索外界去发现内心,这就是旅行的意义。自己平日里潜藏起来的自私、冷漠、无情、腹黑、丑恶的那一重人格就像白日焰火,虽然隐匿,但不表示不存在。我承认,或者否认,它都在那里。长途苦旅是显影剂,在恶劣的环境下,邪恶的Alter Ego会跳出来在心中疯狂生长、肆意蔓延。英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海难之后食人求生的问题,最后那些人被判无罪,原因在于极端环境下人类的道德法律已经不再适用。我甚至对这个极端判例都产生了同理心。如此真切地窥探到自己内心隐秘的阴暗面,没有使我对人性感到失望。相反,我会尽量去还原他人的时空处境,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对历史上饱含争议的各种人物的做法都更多些同情之理解,没有了善恶忠奸,有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一句话说“一个成熟的人往往发觉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难处”。少一分苛责别人,多一分反省自己,内心变得温厚、平和、豁达、包容、博大。
旅行是了解异地文化的最直接方式。陆游有一首教子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听人介绍、看纪录片等是间接经验,是跟笔友的隔空互诉衷肠、调情、暧昧和意淫,旅行是直接体验,是跟爱人的亲密接触,最直接、最真切。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被称为“年轻一代的良心”的阿尔贝�加缪说:“认识一个城市的最好办法,就是去认识里面的人们如何工作、如何相爱、以及如何死亡。”了解一个城市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地去跟它碰撞,包括景物、文化和人的碰撞,有些发现是重复碰撞才有可能积累出来的。要增加碰撞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延长居住时间,一个是提高时间内发生碰撞的频率,尽可能多走多看,和人交流。还有人说,想要了解一个城市,必须先去它的菜市场,唯一忠实生动地保留当地人文基因的,就是最具烟火气的市井菜场。
《天堂电影院》中,在海边散步时,盲人放映师艾佛特对多多说:“离开这里,这里被诅咒了。每天待在这里,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会相信事情一成不变。离开之后,过个几年,一切都会变,你会断了牵挂,不再追寻,不再拥有。你得离开一阵子,去闯一闯,再回到亲友身边,回到这片故土。现在不可能,你比我还盲目。”
旅行也是反思当地文化的辅助方式。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人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会太熟悉,容易习以为常,见怪不怪,麻木不仁,失去他的敏锐度。
人类学家Clifford Geertz说:“常识是一种文化体系。”中国人的常识跟法国人的常识是不同的。常识是融入血液和骨髓的东西,就像呼吸,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动作,通常情况下身处其中的当地人是“不自觉”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长时间在一个地方生活,你会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一切原本就是这样、而且也就应该是这样。
只有你走出你习以为常的安全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通过和异地文化的对比,你才能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特点。进入,然后跳出,于是就会产生批判的距离。理想的话,这种反复出入的程序可以使你同时看到当地人自己不一定意识得到的当地常识,以及异地人所不知的异地常识。
通过对比不同的文化,你会发现有些问题的确是自己文化中特有的恶习和民族劣根性,之前自己“不自觉”,之后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改变。而有些问题并不是某个国家、某个社会,甚至更狭隘的某个党所特有,而是人类社会普遍都存在。那么以后就不再那么愤世嫉俗,而变得博大、包容、平和。对于无法改变的问题,就勇敢地接受,反求诸己,向内去寻找。
关于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流浪汉反问他:“打鱼干嘛呢?”富人说:“打了鱼才能挣钱呀。”流浪汉问:“挣钱干嘛呢?”富人说:“挣来钱你才可以买许多东西。”流浪汉又问:“买来东西以后干嘛呢?”富人说:“等你应有尽有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啦!”流浪汉听了,懒洋洋地翻个身,说:“我现在不是已经舒舒服服地躺在这里晒太阳了吗?”
首先,这个故事反映了里约人的生活态度:悠闲、懒散、自得其乐。但它容易误导人,照它的逻辑,反正人最终的结果都一样,都是要死的,那干脆什么都不干,就混吃混喝等死得了,这种态度未免太消极。
其次,如果天天一样,再美好的事物都会厌倦的。诗人顾城后来隐居到新西兰奥克兰的激流岛,他的一个朋友去看望他,就说:“你这景色太好了,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敌海景啊!”然后顾城说:“如果一年365天,天天都是这个一样不变的最美的海景,到最后会变得恐怖起来。”
成天躺在沙滩上,就像读名人名言汇编,腻得想吐;而平常努力工作,偶尔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沙滩上晒晒太阳,就像读了一本大部头,从中获得几句箴言,来之不易,满足感、幸福感瞬间爆棚。很多风景绝美的地方的人自杀率都很高,比如北欧几个国家,有人说那是因为那里昼短夜长。那还有瑞士的自杀率也很高,瑞士是世界花园,天天对着茫茫的原始森林,烟雾缭绕的湖泊,听着海的声音,时间久了人不一定受得了。
再次,黑格尔曾说,同一句格言,从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口中说出,和从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口中说出,含义是不一样的。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是伏尔泰、卢梭等先哲们用皇皇巨著去倡导,更重要的是无数仁人志士在大革命实践中用血汗、生命去浇铸出来的。对一个道理理解的层次分为字词的理解、知识的理解,最高境界是“生命的理解”,就是在生命中去践行。“信受奉行”,落脚点和出发点在“行”上,否则“自由、平等、博爱”,那么简单的几个字,小孩都会鹦鹉学舌,但那不可能成为联合国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
平凡的路
徘徊着的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易碎的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谜一样的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你仍然还在幻想
你的明天
她会好吗还是更烂
对我而言是另一天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渴望着哭着笑着平凡着
向前走就想走就算你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就想走就算你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就想走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向前走就想走就算你会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这是我唯一要走的路啊
时间无言如此这般
明天已在眼前
风吹过的路依然远
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朴树新歌《平凡的路》(韩寒电影《后会无期》主题曲)
“平平淡淡才是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那些越过千山万水,尝尽苦辣酸甜,看尽人情冷暖,渴望过、绝望过,成功过、失败过,绚烂过、平淡过的中老年人说的。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故作老成地说这些话,除了略显虚伪,那多半也是为自己不努力奋斗找借口。
先“建立自我”,后“追求无我”;先要“拿得起”,而后才能“放得下”;“生如夏花般绚烂”,方能“死如秋叶之静美”;从“离佛千万里”,到“离佛特别近”。
去跨越大山大海,寻找心中的远方,用脚步丈量一下地球,看看世界是不是平的。去穿越人山人海,“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真正的修行是在人间,乘桴浮于人海,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但人生是一种经历,而不是一个结果。最终,你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或者“问遍整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都已不太重要。活过,爱过,梦过,追求过,寻找过,努力过,问心无愧,少留遗憾,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