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信息泛滥的今天,看标题去阅读文章成为了我们日常获取媒体资讯最有效的方式。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就像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孩,让人有进一步了解的想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8549/ba07161e2ff45d2d.jpg)
而新媒体创业者却常常会遇到这两个困惑:
- 明明干得不能再干的干货,阅读量却屈指可数,少得可怜。
- 明明是同一篇文章,只是做了标题上的修改,阅读量就相差巨大
看来,这两个现象的产生,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外(比如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很大部分是归因于标题的好坏。当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撰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也该花点时间去研究取标题的技巧了。
这里,我通过研究了很多平台的文章,记录了很多吸引人的标题,总结了下面9个技巧,可以给内容创业者、新媒体运营人员在取标题时一些思路。
1.用数据说话
比如,这个标题《从肥胖到苗条,我只用了这一个方法》就不如《从220斤减到140斤,我只用了这一个方法》起得好。用数据说话有这样的好处,能够非常直观地把结果地展示出来。如果再结合后面介绍的技巧,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点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8549/b84f9e2fe3b90c5a.jpg)
再例举一个例子: 《你还在想破脑袋写“10万+”,而他们已经在FaceBook上有870万粉丝了》
2. 使用“如何体”
这个技巧比较适合干货类文章,即你的文章提供了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论,读者从标题就能了解到是不是自己需要的内容。如果你的文章真的有干货,文章很容易就被传播开来。
比如,下面百度副总裁李叫兽的这篇文章 《如何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文章流畅耐读的奥秘》;比如:《如何从零开始成为营销技术专家》
3. 盘点榜单类型
这个方法经常要结合数据,归纳总结性很强。想一想,这个技巧在政界用得特别广泛,比如,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某某领导指出的“两个方针”;
这个方法也适用于榜单排名类的文章,比如 《2017胡润女性财富榜单》。其实,我这篇文章的标题用的也是这种技巧。
4. 传递简单习得和速成的感觉
这个方法用得最广泛的领域应该是英语学习上,比如市面上经常有的一些书《3天搞定雅思英语单词》《十天突破雅思写作》...罗永浩称之为“N天搞定派”。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8549/319070fa63025107.png)
这个技巧利用了人们想速成的心理,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我们当然希望通过一篇简短的文章就能习得一个领域的知识。这类的标题有《3步让你学会写作》...
5. 巧用对比
对比的方法,能够制造冲突,形成落差,激起读者去了解落差背后的原因。
比如,介绍张小龙的这篇文章的标题《 16年前他被人民日报称为悲剧人物,如今他一手缔造5000亿帝国 》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8549/dd19842df648416a.jpg)
当我们读到前半句的时候,我们会感慨这个人怎么这么惨,连人民日报都公开表示同情;
读到后部分,我们心理会想:“卧槽,这么牛逼”。读者内心就有各种问题了:这人是谁?这人经历了什么让他变得如此厉害?
此类标题还有:前端时间趣店的新闻,虎嗅的一篇文章《 老板说错一句话,公司没了70亿 》;李叫兽的另一篇文章《 为什么你有10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 》
6. 制造争议和否定
比如,之前有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90后,我为什么不录用你》,当你作为一名90后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系列问题:
“凭什么?凭什么不录用90后?凭什么我这么优秀你还不录用我?”
有争议和否定式的问题能够激发人们的较劲心理,让人想打开文章一探究竟。这类的标题还有《别跟我说你会写标题》(否定式), 《小米凭什么敢叫板三星?》 (争议式);
7.借力权威机构和名人
通过借用某个领域的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名人,借用他们的角度来阐述观点,能让人更加信服;另一方面,也赋予了读者一种“内部机密”“独家专享”的感觉。
比如,下面这些标题: 《奥美总监口述:写好标题的方法》,借用国际顶级4A广告公司总监的口吻来阐述标题的写法会让读者更深信不疑;
当你想分享关于运营中关于种子用户的获取的方法,你可以借力那些影响力比较大的互联网公司来表达:《你一定不知道,滴滴、美团、陌陌是如何积累种子用户的?》
8.段子式写法
段子式写法起标题,常常能够制造意料之外的感觉,此种标题起法,比较适合那些文风诙谐、逗逼定位的自媒体公众号,公众号“咪蒙”就经常使用这种手法,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自然点开全文。
比如:《 因为面试看了我的面经,然后他面试就挂了 》、 《那个谈爱情的男人,最后娶了钱》、《为了节省10块钱,她在香港买1套房》、《熬过难熬的日子,是更难熬的日子》
9.让标题带有负面性
当标题中带有一些负面的词语,能够引导读者设身处地去联系自身有没有受负面因素的影响,这种标题的起法,实际上是利用了人性中的“恐惧”心理。比如下面几个标题:
《柴静:为出生就患肿瘤的女儿,我必须告诉大家雾霾的恐怖》 “恐怖”
《连个Wifi,我的账号密码丑照就全泄露了?》“泄露”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8549/c74c32524aeeab00.jpg)
总结
起标题的技巧肯定不止这9种,但这9种技巧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的标题起法,在新媒体内容运营中遇到困惑时,它或许能给你带来些许灵感,这9种技巧不是互相独立的,当你结合了其中的几种,估计也能写个六七十分的标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