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仁者,一边是井里有个要救的人。矛盾的焦点是到底怎样做才符合“仁”?听听孔老师是如何回答的
宰我问道:“一位仁者,假如有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过去看看,但不能陷害他去跳井;可以欺骗他,但不能用这种无厘头的蠢事来愚弄他。”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篇之二十六
宰我就是那个白天睡大觉,被孔老师痛骂为朽木不可雕的宰予。这位同学大大地狡猾,肚子里全是弯弯绕,为了展示他的聪明睿智,总会想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来为难孔老师。可是孔老师也不愚啊,瞧瞧这师生俩是怎样对答的。
宰我问孔老师,“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假设有这样一位好好先生,专门喜欢行仁道做好事的。有人跑来告诉他说,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掉到井里去了。这位仁者听了来人的话,应该马上跳到井里去救人吗?
“仁者”指有仁德的人。“虽告之曰”,即使有人告诉他说。“虽”是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意思是即使、纵然,它在句子中的作用是表示假设性的让步,即先承认一种假设,然后转入要表达的正意,也可直接译为“假如”。
“井有仁焉”的“仁”字,历来有三种解释:
其一,“仁”即仁者,意思是掉到井里的那位老兄也是一仁者。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仁”字后边省略了或者传抄过程中漏掉了一个“者”字。其二,认为这个“仁”字,是“人”的通假字,就是指一普通的人。其三,“仁”指行仁,即实践仁道。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对仁者而言,行仁是理所当然的本分,眼前就摆着一个行仁救人的机会在井里,所以叫做“井有仁焉”。不说救人,只说有个仁在井里,请你下去吧,救人的事就不言自明了。
“其从之也”,“其”指上面那位仁者,“从之”,跟随着落井人跳到井里去。“之”字指落入井中的人。句末的“也”字,是疑问代词,同“邪”。
宰我同学大概对孔老师平日倡导的杀身成仁的观点,有些不同看法,或许对仁者也有些偏见,以为他们是都些迂腐的家伙,比较好愚弄,因而设想出这个场景来请教老师,问仁者应不应该立即去跳井救人。
这个提问乍一看,像是学生有疑问在虚心请教,实质上却是设了个圈套,在考验孔老师的智慧。因为宰我设计了一个两难判断的假设:一边是仁者,一边是井里有个要救的人。矛盾的焦点是怎样做才符合“仁”?这让孔子感到十分为难,救与不救都成问题。
这哪里是救人?分明是在坑人。如果跳下去救吧,必然自身难保,这与孔子一贯主张的“明哲保身”相违背。孔子强调只有善于保存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仁者。但如果不去救,又不是仁者应有的作为,因为孔子一直主张仁者要“舍身以取义”、“杀身以成仁”。见义而不勇为,明显不符合仁义,与孔子平时倡导的思想显然不合。这下难了,孔老师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都会陷入宰我提问的两难选择圈套,而不能自圆其说。宰我同学估计心里已经在偷着乐了。
这时孔子答话了,说:“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意思是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这样两难而对立呢?一个反问句,把宰我同学的问题轻轻挡了回去,不费吹灰之力。“然”,代词,这样、如此,指宰我挖空心思设计出来的那个跟着去跳井的局。
孔子接着说,“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意思是君子不会像你设想的那样一根筋,认死理不知变通。君子碰到这种情况,倒是应该前往井边去观察一下,亲自去看一看事情是否属实。君子可以任劳任怨地做好事,但不能愚弄他去跳井啊。“逝”,去、往,指前往井边观察。“陷”,陷害。让仁者自投入井,这不是陷害他吗?
孔子的这一思维逻辑,后来发展成为儒家所倡导的“执两用中”思想,是用于解决棘手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凡是遇到问题,首先要作认真的调查分析,了解掌握事物的正反两方面,防止做得“过分”或“不及”。解决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尽量选择一条两可之路。以宰我这一假设而言,如果情况是属实的,君子应该前去救助,但同时又要保存自己,避免使自己身处险境。君子的爱心,以及他的仁义之举,要两全其美,不能偏执。
接下来孔子又深入一步指出,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你若利用君子的善良,用一些合情合理的谎言去骗他,君子可能会受骗上当。但想要用披着仁慈外衣的愚蠢故事去蒙蔽他,那可行不通,君子不会被这种愚弄人的胡说八道骗得犯迷糊的。“欺”,欺骗。“罔”,迷惑、被愚弄。
看看孔老师的回答多么高明,圣人毕竟不同凡响,那才叫真正有智慧。人在井上,可以想办法去救井中之人。若是不动脑子,啥办法都不考虑,直接就扑通一下跳到井里,把自己都陷进去了,又怎么能够救别人呢?世上有愚忠愚孝的,但没听说过有愚仁的。君子临危不惧,可以舍身取义,但却不能愚蠢地做出无谓的牺牲。君子确实都是老实人,但老实人绝非笨人,不会被随意欺骗和陷害。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都是由智者升华发展而来的,是一心向着仁道追求的人。而“仁”本身就包含着“智”,君子都是智商极高的人,哪会这样愚昧天真,轻易受骗上当,甚至跳到井里去白白送了性命。宰我同学跟孔老师飚智商,还差着一大截呢。
这段师生对话中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需要提醒一下。宰我问的是仁者应该如何,但孔子的回答,却只说君子应该如何,始终绝口不提仁者两字。其中包含的深层的意思也许是这样的:宰我同学啊,你提的这种问题,恐怕连君子都不会如此轻率应对。至于仁者是何等样人,你就别自作聪明了,还是少睡一点懒觉,认真修炼去吧。
不过也有人为宰我打圆场。说宰我之问,是出于好心,是为了保护孔老师的生命安全。理由是有这样一个史实:当时晋卿赵鞅的家臣佛肸、鲁国当政者季桓子的家臣公山弗扰,都有意请孔子出山去帮忙打理政务,但这俩人都不是善茬,有叛逆之心。孔子呢,好像动了心,想去看看情况再说。弟子们都十分担心老师会遭到不测之祸,认为不应该去冒险。那个竹竿儿肚肠直筒子的子路同学,干脆跳出来阻挠,惹得老师很不高兴。
根据这一史实,有人推测,聪明的宰我同学看到这种情况,也许就想了个计策,既然不能直说,就出个难题来规谏老师吧,所以如此这般提了个弯弯绕问题出来。由此看来,宰我真是一片苦心,挺感动人的。但这种观点无法证实,也许只是后人善意的编造吧,姑且听听而已。
本章有一个成语:
从井救人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此章明仁者之心也。
朱子:宰我信道不笃,而忧为仁之陷害,故有此问。盖身在井上,乃可以救井中之人;若从之于井,则不复能救之矣。此理甚明,人所易晓,仁者虽切于救人而不私其身,然不应如此之愚也。
《论语正义》:孟子亦曰:“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方”者,义也。以义责君子,君子必信而从之。然非其道,则亦难罔之矣。盖可欺者,仁也;不可罔者,知也。
陈旻昭:宰我此问,深得夫子之心。盖在夫子,设使见人坠井,决能跳下井中救出。但此非圣人不能,不可传继,故夫子直以可继可传之道答之。如大舜方可浚井,以听父母之掩,彼有出路故也;若寻常孝子,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矣。
刘宗周:君子必尊其身,为天地万物之身,而后可以位天地、育万物,以成其仁。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即日用之间往往而是,况推之天下之大乎?故圣贤借证之如此。仲由之醢(hǎi)也,龟山之出也,皆从井救人之类也;闻公山、佛肸(xī)之召而欲往,而卒不往,分明是可逝不可陷。宰我发问,恐是商夫子出处事。
陈祥道:君子以诚待物,而不逆诈,故可欺;以明烛理,而无所蔽,故不可罔。盖欺者以伪为真,罔者以无为有。以伪为真,则有可信之端;以无为有,则直罔于人而已。故象之伪,喜舜不疑其伪;校人之烹鱼,子产不疑其不舍,是以有可信之端也。放齐以朱为启明,尧以为嚚(yín)讼,共工以驩(huān)兜为有功,尧以为静言庸违,是直罔于人者也。
宋翔凤:公山佛肸之往,南子之见,是可逝也,可欺也;“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是不可陷也,不可罔也。
苏氏:拯溺,仁者之所必为也;杀其身无益于人,仁者之所必不为也。惟君父在险,则臣子有从之之道。然犹挟其具,不徒从也。事迫而无具,虽徒从可也。其余则使人拯之,要以穷力所至。
钱穆:世有愚忠愚孝,然不闻有愚仁。盖忠孝有时仅凭一心,心可以愚;仁则本于心而成德,德无愚。故曰:“仁者必有知,知者不必有仁”,此见仁德之高。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言为仁当明理也。夫济人利物者,仁之心;揆事度理者,智之事。天下无不仁之君子,亦无不智之仁人,是以好仁必好学,而后不失之愚也。
《论语后案》:宰我为此问者,以井中人喻罹于忧危之人,见仁人之所宜救者在此。从井救人是喻辞。古今任侠之士,轻身患难,或濒危而得幸,或人得全而己已殒,或人己俱殒而无益,是从井救人之类也。
戴望:宰我以从井喻夫子救世,恐撄祸耳。夫子答之,见明哲自可保身。
【学习参考书目】
《论语集注》 《论语集解》 《论语注疏》 《论语正义》 《论语学案》 《论语新解》 《论语集注述要》 《论语点睛》 《论语后案》 《论语注》 《论语发微》 《论语学案》 《论语全解》 《论语集释》 《论语集说》 《四书解义》 《四书辨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