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向往”这个词印象很深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事情。
因为“向往”这两个字给她的人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人生因此得到改写。
她叫文梨,父母都是工人。她学习成绩一般,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孩。个人原因再加上家庭重男轻女的观念,初中毕业后就进了当地的一所职业中学,因为是女生的原因,她进了财会专业。三年后很快就毕业了。
过后我听周围人说,她去银行上班了。说起她去银行的过程,我感觉文梨是遇到神转折般的奇遇。
她去银行工作,既没有所谓的“托关系”,也没有所谓的送礼。和银行没有任何联系的她却脱颖而出,被银行招聘。
原来临近毕业时,恰巧赶上银行去校区招生,区区四个名额,凤毛麟角。在一百多个学生里,她只能望洋兴叹。自知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在招生表上报银行的理由一栏中写上:向往。正是这两个字让她自己成为特别,也引起了行长们的注意。她被破例招收了。她的“向往”得到实现。
“向往”两个字给了她事业的捷径,也给了她信心,既然选择远方,就要风雨兼程。进入银行后,她努力学习行业知识,历经各种考验,现在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银行职员。
她是一个因“向往”而改变命运的女生。
据资料显示:向往的生活是人类社会中与自自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映射,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期待,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向往的生活实际上对人生未来的一种诠释。
我的姐姐原是一名公司出纳,公司宣布破产后,只能买断工龄,走上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当时崇尚的“铁饭碗”被打破,一度曾让她彷徨失措,不知所以然。一直按部就班的上班,忽然变成了自谋职业,她经历了漫长的过渡期。
她为此焦躁不安,心神不宁。偶然的一次机会和姐夫出差,最后落脚于同学家中。优越的物质和环境,激发了她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从海南回来后,她决定开启她的新的职业生涯,拾起当年的做衣服的爱好。她先去了上海进行了三个月的专业学习,然后在众人的怀疑中开启了她的作坊店。经历了日日夜夜,她的作坊店有了起色。心里藏着小星星,日子才能亮晶晶。正是向往,让她从彷徨到如今的潇洒自如的生活,是向往给了她努力的勇气。
她曾和我回忆起多少年前去海南的情景,站在五星级酒店里,看着远方的美丽风景,她哭了。她向往这种生活,希望未来的生活也能如此。且听风吟,静待花开。如今,终于实现了她向往的人生目标。
对未来向往是美好的象征。但是向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向往仅仅是个愿望,如果没有辅助于自己的行动,有时向往也会落空。
许多人向往“豪门”生活,向往那种衣食无忧,向往那种夸名包,开名车。这种向往是人的虚荣心在做祟,没有自己努力,在这样的环境立足是不容易的事情。
曾经有位同事,不顾周围人的劝告,硬时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一个开工厂的家里。
前期有许多给她女儿介绍说媒,有公安机关的,有学校的,还有银行的,因为没有达到向往的生活标准,都没有进入她的选择范围。
她向往她的女儿过上富裕日子,甚至因为她亲家的一句话,“家里养的起你,不用工作了,在家带孩子吧。”毫不犹豫的把一份在国税局上班的工作辞掉。当时听了真替她女儿惋惜
。
再后来厂子慢慢变得不景气了,不得已,今年三十五岁的女儿重新开始工作。
向往是一种愿望表达。向往的结果都源于自己的努力,有运气的时候,就抓住机会再加上努力,让向往成为自己人生的福地,只有让自己做个有用的人,才能与向往挂钩,才能获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