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文化教育
关于农村教育的若干思考

关于农村教育的若干思考

作者: 林暁東 | 来源:发表于2017-04-30 18:02 被阅读83次
    乡村校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和人口的流动,现在农村地区的常驻人口锐减,学校日渐凋零,生源减少,师资老化,教学质量滑坡。按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现实与理想在着极大的差距。

           根据笔者的调查,近年农村人口锐减,特别是边远较贫困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先富者”迁徙城镇。乡村里青壮年,学龄儿童在逐年减少。留住乡村的孩子,多为贫困者,甚至孤儿或单亲幼儿,或为智力残缺者。笔者所在地为例:全乡17个自然村,常驻人口大约四千多,村均人口不足300人,全乡近三年年均出生婴儿24人。而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场所,更是一村一镇的文化据点。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还有文化辐射功能。随着生源的锐减,这些文化据点大部分业已颓废。学校的文化辐射功能在消失,学校的教育功能也沦为看护功能,而看护者为本村年龄较大的老师,一旦教师退休,看护功能也随之不保。撤点并校的行为需要反思,而不撤点并校又能何为?自然消亡已非人力、政策所能扭转。毋容置疑,城乡之间巨大的教育资源差别客观存在,而这种差别非一朝一夕形成,更非短期内可以消除。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客观上能够满足农村地区学生“有学上”的要求,缓解“上好学”的压力。但由于民办学校异军突起,在各校的竞争中,不可避免的陷入“恶性竞争、商业炒作,负难而上,归于冷清”这一怪圈。确实,教育需要冷静、教育不是作秀,教育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解决不好,无疑是饮鸩止渴。浮躁不安的社会现实极难使办学者、教育者冷静下来。

            “营养餐”和“两免一补”是国家的惠普政策。在招生中不应该是公立学校的筹码,若以此为筹码,是公立学校的短视,更是教育的悲哀。与民办学校昂贵的收费相比,孰多孰少,孰优孰劣?而不以此为“诱惑”又能何为呢?为传播主流价值教育,而陷入“一粥一食”的市侩运作,是教育之悲、更是社会之悲。

             招生困难,生源锐减已成为农村学校发展的第一“制约”瓶颈。所谓做大做强谈何容易。为何说生源的减少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究其缘由,以下三点:第一,学校是人头经费,生源越少,经费越少。而规模较小学校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却不能随比例减少;而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办学成本增加。第二,学生少,生源质量差,又导致教学难度增加。“以质量为生命”的今日之办学氛围,学校虽极大地解决了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上学难的问题,但想要发展,谈何容易?恶性循环已不可避免。第三,学生少,使本已浮躁不安的教师队伍更加不稳定,人浮于事,“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效应凸显。教师管理难度增加。“用不如不用,教不如不教”的教师成了管理者手中的烫手山药。其次,乡村学校中非本土的青年教师队伍说坚守谈何容易!毫无疑问,社会道德的滑坡,职业操守的缺失已撼动了本该冷静的校园。教育不再是真空,学校已非净土。基层教育管理者就教师管理可谓焦头烂额。“混”已成为部分管理者无奈的选择。崇高的理想、勃勃的计划,各种规章制度在严酷的现实环境中消弭于无形。“顺其自然”成为慰藉心灵的借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镇与民办学校学生的日益爆满。笔者无意指责民办学校,公私分明、办学质量形成鲜明对比既然是市场化运行的结果,那么在教育上(我县)欲“国进民退”已非单纯行政手段可为。公私两条线泾渭分明。城镇,部分私立学校良性循环、乡村学校苦苦挣扎;极具自由度的私立学校频频出招,乡村公立学校却只能被动应对。及至在教学管理上,私立学校人气旺盛、生机勃勃,质量攀升;而乡村公立学校年复一年,暮气沉沉,欲求自保,人为乏力!

           不论是公私的竞争还是城乡的选择,乡村学校都处于劣势。

            农村教育办的累!安全、课改、德育、饮食、住行等样样操心,人、财、物年年投入,教学条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是“办学者已精疲力竭,老百姓却仍在骂娘”,领导自然不满意。

           症结在哪里?

           农村寄小或农村教育究竟实实在在该如何定位?

            在概念上我们是否过多的强调了“公、民办教育”而更应关注“城、乡教育”?需知在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系中,农村教育体量虽小而意义重大。

            农村教育一直在疲于奔命地跟跑。一味迎合家长、追赶城市。是不是办成了永远是城镇教育的“低配版”?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有区别。区别在特色。如何办出特色?办出什么样的特色?社会、老百姓会认可吗?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乡村学校在顽强的坚守。

           坚持的是信念,守望的是故乡。随着城市户口的放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小集镇的建设,人口流动趋于常态化。乡村教育何去何从?如何定位?考量的不只是教育工作者的智慧,还有教育管理者的情怀。需要一个明确的回答。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问题,真正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切实执行城乡教师轮岗制,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才能真真正正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村群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必将是普照乡村教育的阳光。

                                                                 2015.3于鲁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农村教育的若干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yx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