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前,我想叨叨当老师的苦。“老师辛苦了”这句话,我只做到了第四个字。
从教15年来,在两所省示范高中当过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自以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搞定,但是班级学生小S却让我头疼不已。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小女生,却有着野火一般的内心世界,染发染指甲,逃课逃离家,都不算什么,更离谱的是串联校外学生到县内一所乡镇中学去打群架。说出来都让人不敢相信,但却是真实存在。
我很担忧,一方面是学习成绩肯定是搞不上去,另一方面小S这样游离于校园和家庭,安全也是一个大问题,更主要的是这样发展下去,她的性格也会变得暴戾,对于其人生长远发展不利。我得采取行动。
一开始,我施加高压,批评教育自然是免不了的,但是小S已经有了“免疫力”,无济于事。停她的课,那正合她意。喊家长吧,家长也表示无奈,说“就拜托老师了”,家长能“拜托”我,我去“拜托”谁呢?我不能不管呀。
一次,因为同校另一个学生几日没回家,家长报警。经过警察调查,发现几个学生结伴离家出走,其中就有小S。因为处在假期,所以老师们也不知道这个情况。家长找到了我,我很震惊,二话没说就到派出所与警察取得联系,循着派出所提供的信息,我开始了寻人之旅,大大小小的KTV找了个遍,没有人影子。小旅馆一家一家的挨个查,甚至都到公园的角落里去找。
我很着急,相比之下,小S爸爸却“淡定”很多。我觉得不对劲,自己的女儿找不到,在他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在寻找小S的过程中,我有意深入了解这个原生家庭。
小S爸爸是本地人,她的妈妈是外地人,在小S才几岁的时候就每年外出打工,正月出门,腊月回家,所以妈妈陪伴小S的时间并不多。等小S上初中了,妈妈回来陪伴,但是母女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就多了起来。
她的妈妈性格强势,说话咄咄逼人,稍有不如意就又打又骂,倔强的小S自然是“敬而远之”软抵抗。她的妈妈见管不了,心烦了,就又出去了,剩下爸爸一个人看管。其实她的爸爸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她,也管不好管不了,看管事宜就落到了爷爷头上,上了年纪的爷爷能把自己照料好就不错了。这次出走,她的爷爷竟然是过了一整天才知道自己的孙女夜里“跑了”。
一句话,看似问题出在小S身上,但根子却在她的爸爸妈妈身上。
这次风波结束后,我就在想怎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小S呢?怎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到这个特殊的家庭呢?我决定“贴身护理”,经常性地上门家访,了解她的学习生活动态,时不时地辅导一下功课。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爸爸跟我说,小S最近“正常”了很多,周末也不敢出去了,因为生怕班主任来家访发现自己不在家。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外在的压力迫使她不敢“越雷池”,并不是从心底里得出来的认知。我得走进她的心门。
于是,我在学校经常创造一些看似无意的机会和她聊天,拉近感情的距离。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外在的“狂野”只是表象,她的内心渴望爱,渴望温馨,只是这种感情或者感受在家里很难得到满足,于是就在“社会上”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玩耍,让这种感受得到另外一种方式的适当补偿。至于学习啥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当我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的自信心就更强了,我能更好地去教育帮扶她。她说,其实妈妈很爱她,只是性格上两人格格不入,都不能互相妥协。
我与她的爸爸深谈了几次,当成共识,那就是家校联合,先让她的内心安静下来。她的妈妈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表示要多多地给予母爱。他的爸爸工作再累再苦,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伴,让她的那颗小心脏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意,把她从“社会上”拉回来,一点一点地拉回来。
我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小S行为上的认可,至少是局部的暂时的认可,她学乖了,违反校规校纪的事儿越来越少了,学习上也有了一点用心的迹象了。看到这些好的苗头,我乘势“进攻”,想巩固“战果”。但是,事情总是出现反复,时不时地又开始“不乖”了。虽然如此,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总的趋势是向好的,基本面是“稳中有进”的。我有这个耐心,不怕打“拉锯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未成年人的教育是长期的。一个行为习惯有缺陷的孩子不是一天造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矫正一个坏习惯也不是靠一两天就能奏效的,必须持之以恒,必须耐得了烦。
反反复复,颠颠倒倒,来来回回,就这么互相磨合互相了解,终于有一天,她对我敞开了心扉,说能够理解老师的帮助,能够理解父母的苦心,为什么会反复,是因为叛逆的性格。师长的良苦用心,小S心里跟明镜似的,但就是不愿意表现出来,她不愿把自己已经被感动的事实毫无保留地显露出来,看似很矛盾吧,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危险的青春期”。
能得到小S的认可,我很开心,小S逐渐走上正轨,我更高兴。这个暑假,通过我的观察和家长的反馈,我发现小S有了很大的变化,似乎懂事了很多。家长也会感激我的付出。一个同事调侃地说,你这样地付出,减寿十年,值得吗?我回答:值!
在我心里,不管小S在接下来的一年初中时光里遇到怎样的困难,不管她是不是有了新的烦恼,也不管她会不会又变回原来的那个自我,我都会尽我所能地陪伴她引导她,并要求她的父母尽到应有的责任,一起克服成长的烦恼,一起为她保驾护航。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提倡爱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在小S身上,我发现这是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