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山脚下的跃龙寺,寺庙不大,也在装修。本想就此离开,楼下清扫的阿姨指点我,可以从小路上去一观。
佛堂内的佛像估计都已移至他处,唯有一座大钟耸立在庭中,斑驳的青色铜锈诉说着它过往的经历。钟声上刻着《叩钟偈》和《大悲咒》,我抚摸着钟身,轻轻诵读,感到有一股智慧清净之力透过了我的指尖,洗涤着我的灵魂。
诵完经,时间已是不早了,我缓缓往回走,遇到了已经陆续起床的小伙伴们。他们说,想去附近的菜场逛逛。我尤为心水这个主意,不仅是因为我是个吃货,更因为我觉得通过菜市场的烟火气才能看清一个城市真正的样子。
关于这点,《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曾说过:“我们去一个城市,一般就会去名胜古迹、所谓的地标建筑。其实了解一个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名胜古迹都是‘西装革履的’,装扮得很好。但是菜市场装不了,它想装都装不了。”
由此可见,吃货所见略同,大家都爱逛菜场。我们去的南门菜场出奇的干净,分为蔬菜区、海鲜区、熟食区和主食区四大类。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这几日尝到一味小点心,艾草麻糍。我尤其偏爱糯米类食材,每每见之,几乎毫无反抗就直接缴械投降。这款艾草麻糍就是用艾草汁与糯米,梗米混合而成。吃的时候用小火两面煎软,麻糍本身带着一些微甜,配合艾草的清香,外皮脆黄,内心软糯,与看似高冷,实则内心温柔的我极其匹配,哈哈哈!
艾草麻糍也可以撒红糖或者熟黄豆粉,口感更有风味。难怪古人说,碳水加糖,人生快乐。除此之外,宁波年糕同样出色,灯光下一条条米白色的年糕在我眼里像金条般闪闪发光。宁波的年糕有三大特点:糯、滑、韧。软糯,大部分的年糕都能做到,但是又滑又韧,也只有宁波的年糕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53414/985c9be4702df876.png)
宁波年糕,咬一口下去,迎上来的是一股温柔的回弹的力道。这样好的韧性,却不黏嘴,在嘴里极尽“滑爽”二字。年糕的做法有很多,最简单是配上白糖和桂花,做成一道简单纯白的甜品。清纯甜蜜的白糖+香甜迷人的桂花,跟年糕在一起,甜味被中和,桂花的香气也被浓郁的米香衬托的更加浓郁。吃起来糯香不黏牙,米香澎湃,回味甘甜。
当然,也有稍微复杂一点,比如梭子蟹炒年糕,梭子蟹的鲜味和年糕的软糯完美地配合,带着江南鲜甜咸香的独特风味,让人欲罢不能。
什么,你们不会做?收到,明天就给大家安排菜谱,哈哈哈。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53414/c41089184d24f184.png)
宁海靠近宁波,自然海鲜是主打产品,有些小伙伴买了些新鲜的小花螺,打算回家白灼。当然,更多的人选择菜场自制的蟹糊。
品尝螃蟹的鲜甜,宁波人自有自己的秘法。选个头够大、肉膏肥美的螃蟹,去尽蟹身上的污物,剥开蟹壳,放入石臼内捣碎成糊,撒上海盐、生姜、米醋、黄酒……各种配料去调和,便能腌制成“蟹糊”。
![](https://img.haomeiwen.com/i26553414/275b3cd146cdf8f1.png)
蟹糊是典型的浙江地区沿海特色菜,江南人拿蟹糊是就饭吃的。蟹糊肉脆味美,一口下去口齿留香,伴随着微微醇香酒味,咸淡适中,平时下饭吃再适合不过了。在老上海,中午一碗泡饭,配上一小碟蟹糊是非常奢侈的,相当于现在去米其林餐厅就餐的级别。
在旅游的最后一站,选择去菜场买买买,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大家大包小包地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是食材,更是一份属于宁海独有的味道。
至此,为期三天的宁海之行终于圆满结束!感谢我的领导,感谢相伴的小牛们,让我有了混更的素材,更感谢始终坚持听我唠叨的你,给你送小心心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