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文案第26个月小结
----阿拉丁956
这应该是文案承诺日更以来完成量最少的一个月,只有可怜兮兮的20天日更。缘由嘛?一是休假;二是碰上5.1假期。
只有区区的20天在真正地日更,其它时间属于摘抄转发,确实有点可怜。看来,还是非常在意打卡签到一事,为了不至于前功尽弃,这点小技巧也被使用上了。不知是悲催还是情有可原,反正自己内心倒是平静得很。
也许是没有上进心缘故?也许日更纯属业余爱好?也许对高大尚的目标值不敢有希冀?也许的的确确觉得在该休息的时间里放过自己一把?反正,都已经这么干了,找一大推理由也于事无补。何必呢?顺其自然吧!
本月有2点认知被《刻意练习》和《思考快与慢》攻陷,或者说得以重新认知,是件开心之事。
之前,基本走的是一万小时定律,以为一万小时便是所谓的刻意练习,其实两者之间有质的区别的。最关键的区别点在于“有目的地练习”。不是说一万小时没有目的性,而是刻意练习对目的性的要求更为细化、更为明确、更为详实具体。在这一点上,本月开始对目标进行修正了。
《思考快与慢》是一本很难啃的书,说实话,笔者是没有完全看懂的。本月之所以被它沦陷,是因为一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许多决策是出于理性考量的。殊不知,井底之蛙、自我陶醉罢了。
真正的理性经济人假说,其实是一种虚幻。人的决策思考大部分都是一种直觉、一种下意识,也许日常积累沉淀的素材不一、储备丰富程度不一,因此,某些人的决策尽管同属于快思考之结果,但背后强大支撑的是慢思考的沉淀。仅此而已。
一直沾沾自喜的自我决策瞬间被《思考快与慢》击垮,不得不进一步深入地思考自己、回顾以往,也算是一种复盘吧。希望借此少一点贰过,多一些理性成分。与此同时,多一些慢思考案例的储备,少走一些弯路。
总之,一本书可以教会人们许多不同的知识点,领悟其中之一便是揉入自己的独立思考或者思想,知识才能为你所用。若没有与实践进行结合,仅仅停留在书本纸张层面,书本的知识还是他人的知识,与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要将知识体验实践,文案日更不妨也是一个思路。至少有那么一个思考的过程、有那么一个独立分析的过程、有那么一个梳理整理的过程,就算这其中仍有消化不良或者生搬硬套或者吃黄豆拉黄豆状况发生,也还是多少有点收获的。
既如此,下个月文案日更继续,下个月见字如面!
2023年5月10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