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初一下午,接到同村小学同学的电话,晚上六点半在他家聚餐。不出意外的话,同桌被邀请的还有同村的其他同学,大致当年年级上下不差几年的85至90年的同学们。
我晚上以家里有客人为由推掉了。这种饭局我不是第一次参加,并不是对同学有什么意见,只是单纯的觉得无聊。一群自小学毕业或者中学毕业以后再也没有交集的朋友们,除了在家长口中或多或少听到过些许生活工作的讯息,再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往来。大家坐在一个桌上,喝着喝着便开始玩扑克游戏,谁输了谁喝酒。
为什么总要玩扑克?因为单纯交流工作和生活心得的话,几乎可以预见的是,不会有太多共同语言。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你说的我没经历,也大概没什么兴趣,我说的对别人也大致相同。只有玩牌,才能公平的让大家喝酒,还能调节所谓的“气氛”。四五天前,我刚刚因为类似的饭局而酩酊大醉呕吐不止。

二
我们之间为数不多的联系,主要包括家长们时常遇见后的互相交流、春节期间回家团聚的偶尔见面,其他的几乎没有了,春节一过几乎全年都没有其他联络。貌似很熟实际上几乎不熟,这就是小学同学们之间的现实状况。维系感情的方式,除了坐在一起喝一顿酒,吹一吹牛,似乎便没有其他更加合适的方式了。
我们这些小学的同学们都是在社会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当中经历十分类似的一代。绝大多数人将来都不会再回这个乡村里面生活,唯一所有的牵挂就是还住在乡村里的父母。每年像候鸟一样,在春节或者中秋节等其他重要节假日回家看望一下父母以后。从此继续进行自己已经完全熟悉并适应了的都市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已经不再属于家乡。更加现实的理由是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运动的快速发展儿时那些熟悉的场景,现在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都市般模样的小区,何各种林立的高楼。如果说连续几年不回家乡看的话,可能都很难找出曾经的路。当年的县城也就是我们上高中的地方,也已经变成了看不出的模样。

三
其实我想也没必要纠结于乡愁。远的不说,自从爷爷那一辈开始算起,在他们的一生当中,儿时的生活与老年的生活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已经不再是他们当年儿时的模样。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同样的感受呢?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从出生到老去一生都在一个地方,而我们赶上了一个经济大发展、人口大迁徙的巨变的时代。无论表面上的变化大与不大,地理位置的远与近,留在心里的肯定是很大的变化,这是无论哪一代人都共同所有的感受。

以上是因一顿小学同学的饭局有感而发。
将来,无论是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个人家庭,会向何处发展,是一个谁都无法预知的事情。我们只盼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村庄,每个家族都能够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