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的书籍,我不忍心继续将其遗忘。趁着坐地铁和下班的时间,慢慢结束断舍离这本书,读完前两章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大的感触,感觉就是写如何通过收纳空间及时传授经验,让别人也通过此事感受不一样的快乐和生活的归属感。
或许因为自身也算是一个爱收拾的人,不太了解真正的奥妙。细读之后,我既然被深深吸引了。什么是断舍离?如何才能实现断舍离?请听我说: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其次是当下这条时间轴。相信很多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完全忽略了次重要条件。只要收拾干净、看着舒服不就好了。干嘛非要费神去思考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好不容易有个休息的时间,能收拾已经感动天感动地了,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内心独白如此丰富呢?
不知您是否观察过,我们拼命收拾的房间,不出意外两天之后又恢复了原样,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永远只是停留在表面。该扔的衣物只是换了地方睡觉,该用的物品依旧躲在角落里等着发酵腐烂,该回避的物品在快递的路途中速速赶来。浪费了一笔时间和精力,换不来实质的效果,真是悲催。
断舍离的根源是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某段时间,我们可能会克制断的输入,不增加物品,理性消费。某段时间,我们可能会非常勤快的收拾屋子,舍弃一部分东西,因为我们会判断,即使不扔,也不会使用,留下只会占用更大的空间。而某段时间,我们可能会将家中仅存的物品归类,不过分依赖外部还未买进的东西,我们要相信,自己曾经选择的,就是好的,能够发挥价值的,就有存在的理由。迷恋的东西不一定好,只是未拥有罢了。打个通俗的比方,就跟恋爱一样,我们可能非常羡慕别人家的男朋友,认为优点都被别人吸收了,自己家的一无是处。其实,往往我们看到的都是表象,真正的情况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所以,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
可是,任何事情,一段时间的坚持,根本没有成效,我们要永远坚持,且要三者合理的结合,否则我们还是感受不了断舍离真正切切的内涵所在。我们可以不要求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要相信水到渠成。家,是最温暖的港湾,如果家通过我们的整理和收拾越来越好,所有的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温暖的地方,才会有温度。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面对杂乱无章,异味连天的房间,你还有欲望去干别的事情吗?如果你和我一样,才刚刚开始,那就开始行动吧!当下,就是最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