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原文】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粳。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这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暮春,当时诗人已七十一岁,居于山阴老家。
陆游继承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等写作“新乐府”诗之传统,全诗描写了一个农民悲惨的遭遇:他受尽辛苦竭力耕作,四处开荒种地,夜以继日,不知劳累,但是依然交不起官府繁重的租税,后来竟被县吏捉进县庭,横遭鞭打,几乎丧命。
穷困至极之时,他只能先让父母有饭吃,妻子儿女已无法顾及。此诗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揭露了社会的弊病,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用语平实,刻画真切,全诗纯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具体的事实和细节,将诗人对官府严酷剥削和官吏残忍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的揭露、批判及无比的愤慨之意深蕴其中。
这首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六句):着重写农民辛勤劳作、只盼太平的超低生活要求;第二层(中间六句):着重写农民遭受催租拷打之惨不忍睹之情形;第三层(末尾二句):着重写农民心中所承受的巨大悲愤和无奈。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具体、真实。全诗通过对一个农民的悲惨遭际之叙写,以翔实而具体的事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酷吏之残暴、凶狠,将笔触直指最高统治者。可说是字字血、声声泪,哀痛欲绝,诗人之至诚的爱民之心显然可见。这是一首极具人民性的佳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