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 碎碎语(四)
1.我很喜欢有河流经过的小城镇,河流有一种安详的气氛,有一种生命力的象征,有令人宽心的亲切与和蔼可亲的表情。
2.悲观主义的人,思考方式有三种:
(1)只是一时的事情,却认为总是这样;
(2)一件事不顺利,就认为所有的事都不行;
(3)一有坏事,就怀疑是不是由于自己的原因。
3.“您最高的杰作是什么?”
卓别林:“是下一部作品。”
4.志愿者一词的英文是volunteer,词源是拉丁语,意思是“有自己的意志”,即自由意志,就是要根据自己的意志起来行动。
在国外,据说志愿者大多有宗教信仰的支撑,如犹太教认为,“为人们服务”是一种义务,一种正义,“不为人们服务”的人,被视为不正义的人和无知的人。
5.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是走向死的存在。
其实,死一直在生的底层流动,可以说,人每一瞬间都接近死,又从死中复活为生,死的问题就是生的问题。
6.佛典中有个故事,释尊思考了生老病死中的“老”、“病”、“死”,克服了三种“傲慢”:
人有“对老人的厌恶”,这是“年轻人的傲慢”;
人有“对病人的厌恶”,这是“健康人的傲慢”;
人有“对死人的厌恶”,这是“活着的人的傲慢”。
7.没有比思想定型更危险的事情了,人在顽固坚持自己主张的同时,也停止了成长。
8.逆风强的时候,更有自己在前进的真实感。
9.世界上没有不会坏的东西,人也一样,如今的世道就死,“反正已经用了很久了,换个新的更划得来。”
但是,松浦弥太郎认为,东西坏掉的那一刻,正是开始的时候,东西坏了,不丢弃,下决心修好它,并花时间修缮,直到这一刻,那才真正成为你的东西,与人交往也一样。
经过摩擦、破裂,产生嫌隙,然后才正式开始交往。
人心比物品更加脆弱,而且可能破坏好多次,只要把毁坏当做前提,你就能直截了当与对方沟通。
9.负面的声音容易听见,但正面的评价往往隐晦,不容易听闻。
10.根据马卡龙沟通法,对人发自内心想说谢谢的时候,就必须把感谢的心情明确传达给对方,就算不是送礼的方式,也会想方设法将自己的感谢与好意化为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