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战中级经济师,紧张复习,没什么课外书看,这样能集中精力认真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唐斯关于“理性投票人假说”的一些描述,读起来忽然精神大振,这说的不就是我的一些经历么?
我在大学即将毕业时候,参加过学校所在地区的代表选举。说实话,这是个临时任务,拉一帮人到现场凑数的,到了后我才知道我是第120号代表。当时我就将这样重要的选举当儿戏一般,因为我知道这就是走个形式,一看候选人简介,这几位候选人我都不认识,只是记得其中一个是副院长,一个是讲师,另一个是助教。我不知道大家会选谁,凭我多年经验,这名副院长才是真正的人大代表,而那两个就是打酱油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谓的选举不过是走过场。既然是走过场,那么还费心去了解信息斟酌一下选谁合适吗?还用指望谁能用一票来决定结果或是改变目前并未出现的却已经准确知道的结果吗?不能!既然影响不了,又何必太认真呢?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的觉悟不高,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这是选民普遍的心理之一,这是“理性的无知”的表现。“无知”只是表象,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无知”,而非真正的“无知”,真正对这个“无知”起决定作用的是“理性”,这种主动选择的“无知”恰恰由于过于理性。
同样的,在选举过程汇总我投票是很随意的,我投的是那个助教,要问原因,很简单很直接也很随意:这个助教长得非常漂亮,其他没有任何理由。这时我看到礼堂东侧的一条横幅,上面写道:“每一张选票都是神圣的,请珍惜选举权力,谨慎投好每一张选票”,这是多么大的讽刺!我这一票投的简直教科书式的印证了唐斯关于投票人的“理性的非理性”这一论断,在这里其主导作用的仍然是“理性”。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拥有独立民事能力、能够承担法律责任、且非常理性的我,为何会做出这样“无知”和“非理性”的行为呢?其实这正是缺少利益驱动的表现。无论是“无知”还是“非理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们进行选举过程中,觉得选谁都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的好处,而间接的好处则在段时间无法显出效果,于是人们作出了这样的“理性”的选择,才有了投票投给最漂亮的那个候选人的闹剧,在这里,人们觉得这些选举都是虚的,还不如看美女养眼呢!
从本质上来就爱那个,这样的决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人们理性选择的真实写照。但这样的理性对于决策非常不利,不利于形成正确的决策,不利于国家爱发展和社会进步。我想可以从统一选民思想和改进选举制度这两个切入点来克服“理性投票人假说”对选举决策的不利影响,保障每个公民选举权利发挥最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