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1233天 22.10.21运动打卡第329天 2371h 约练679
咨询师的外形、音质、表达,各个方面,都会给人非常舒服的感受,容易亲近,也容易建立关系。
这场咨询是模拟的演示,问题比较单一,所以整体就更加清晰,无论是咨询的框架、思路、技术等。
咨询开始,咨询师简单介绍自己后,说明本次咨询的大体框架,让来访对接下来的咨询过程有所了解。
其次询问来询原因,一般的理解就是遇到的问题。在来访述说的过程中,不断给予理解与共情,以支持到来访,建立和巩固治疗联盟。
“情绪温度计”的使用,让来访相对客观的看到自己的状况,也为接下来工作的效果评估做出提前预备。
问题了解后是目标探讨,从“不”的负向目标,引导到可操作、可行动的具体目标。
具体化和现实化的运用,让来访越来越清晰自己最终的期待方向。目标有认知层面,也有行为层面。
咨询师随着来访的思路,将来访所呈现的碎片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体提炼总结,经由概念化,让来访看到自己的认知结构,继而了解“焦虑”情绪的来由,由此可见,开始思考如何打破当前的“恶性循环”,从而寻找新的“出路”。
咨询中,“支持反驳技术”印象深刻,来访的负向认同中,因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有支持证据,所以就不断困扰,而当咨询师从另外一面,让来访尝试寻找“反驳”证据时,不管反驳证据的多少,哪怕很少,就一两条,起码就让原先的认知就变得不再“铁板一块”,而开始有了各种口子。来访的认知就会开始松动,改变也就成了可能。
这个技术,简单易学,很可以在后面的咨询中尝试运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