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过年,对于小孩子来说过年可是最开心的事,因为过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各种各样的美食,可以收到长辈发的压岁钱。
在那个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平时是很少能吃到美食的,一年到头就连吃肉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偶尔能够吃到一次肉,要么是因为家里来客人,要么是因为夏季天气太热鸡被热死,然后便被宰杀了吃。
小时候对肉可以说是处于一种痴迷的状态,放学回到家如果能闻到肉味那真的是比过年还要开心,但这样的情况极少,一年到头可能只有一两次,所以唯一一次可以每天吃肉的日子就只有过年了。
过年时候每家都要买上十来斤肉,那个年代冬天特别冷,家里没有冰箱,多做饺子陷并不会放坏,因为漫天都是天然冰箱,做的饺子陷能吃十来天都不会坏,除此之外母亲还会做很多肉包子,如此以来不仅中午可以吃到肉饺子,就连早上和下午也可以吃到肉包子,这样的神仙日子真的是太幸福了,因为平日里是根本没有机会吃到肉包子和肉饺子的。
那个年代没有超市,农村人买年货全靠赶大集。为了凑齐年货通常要一家几口齐出动,母亲购物,我和哥哥推个车负责将年货放进去推着。干菜调料鞭炮之类的通常要提前个把月买好,然后剩下的年货分批次买,瓜子、糖果、蔬菜、肉类,这些通常要到腊月二十五六才会买,因为如果买的早了不好放,尤其是蔬菜,怕放的不新鲜,所以几乎都是到年关才会买。
备好年货后接下来就是做各种各样好吃的:炸花生、炸果子、炸油饼、炸油条、炸肉和鱼,单是炸的东西就要做上好几盆。那个年代的孩子并没有太多的零食可吃,平日里肚子里也没有太多油水,所以对于油炸食品是特别情有独钟的,一下子能吃很多也不会觉得腻。
除了油炸食品,母亲也会做很多肉包子。那个年代过年做美食都是在院子里生火做,柴火饭有种天然的清香,不管是炸食物还是蒸面食都非常好吃,炸的食物蓬松暄软外酥里嫩,蒸的面食也是蓬松暄软,好大个儿的馒头和肉包子,让人一看就会垂涎欲滴。
现在很多年过去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很多,我也早已在城里落脚,再也没有机会吃到柴火饭了,很怀念那些年我和哥哥一起生火,母亲忙里忙外做美食的日子。
到了除夕,全家人便会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看春晚,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项目,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守岁看春晚成了大家生活里唯一的乐趣。吃过除夕饭圈家人便会围坐在一起,吃着瓜子看着春晚,一边乐呵呵地聊天,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真的是其乐融融。
等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时,父亲和哥哥便会在院子里放鞭炮,用母亲的话说这叫“抢福”,放的越早越有福,所以这个点家家户户爆竹声此起彼伏,直到天亮。
看完春晚我通常已经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了,躺在床上整个人像散了架一般,但内心却是幸福的。窗外的鞭炮声依然不绝于耳,但因为太累的缘故我通常头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母亲通常早早便起床准备全家人的早饭,我们北方人讲究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而且饺子里还要包硬币,如果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便会被视为全家最有福气的人,然后全家人都会对他表示祝福,希望他来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吃完早饭孩子们便欢欢喜喜穿上新衣服忙着到爷爷奶奶家拜年去了,拜年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能够得到爷爷奶奶发的压岁钱。那个年代物质并不充裕,压岁钱通常是五块或者十块的发,但那个年代物价也极低,孩子的零食通常是一毛钱起步的,所以即便是五块钱也可以花很久,但通常只要一回到家压岁钱便会被母亲收走,不过父母还是会象征性地给我们每人留上五块钱的压岁钱,那个年代五块钱就是我一整年的零花钱,所以手里攥着五块钱,我能开心好几天,觉得每一天的日子都是闪闪发光的。
早上吃过饺子后父母便忙着开始准备中午饭,中午通常是要摆几个盘子的,这样的生活水平平日里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只有在农村吃席的时候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而且这样的待遇一年到头都没几次,而过年却能在自己家里摆上几个盘子,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孩子们通常是两眼冒光,狼吞虎咽,几个盘子一顿就能吃个精光。
过了初一就是大年初二,初二母亲便会带上我们全家一起回娘家,去到外婆家自然少不了再吃一顿肉饺子,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一顿肉饺子也能让人开心激动,因为虽然同为肉饺子,但因为做饭师傅不同味道也就会不同,外婆做的饺子和母亲做的饺子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味道,我下子能吃上两大碗。
吃完午饭,大家聚在一起聊会儿天就该返程了,外婆和各位姨妈也会象征性地给我们发压岁钱,过年最开心的也莫过于大年初二了,不仅吃上外婆做的肉饺子还可以收到很多长辈发的压岁钱,甭提有多开心了!
过了初二日子就会过的飞快,小时候通常是初八就会开学,过完初二就开始收心写作业等待开学了,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过年那几天都可以吃上肉饺子和肉包子,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我对肉也早已没有了小时候的痴迷,甚至于说现在变得不再爱吃肉,但儿时过年时候每天能吃到肉的幸福感再也体会不到了,其实与其说是体会不到吃肉的幸福感倒不如说是再也品尝不到母亲做的美食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