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访谈
他是联想90后员工,三年后公司却出200万将他辞退

他是联想90后员工,三年后公司却出200万将他辞退

作者: 接招 | 来源:发表于2016-08-16 11:00 被阅读120次

    不跑就出局

    创始人:杨酉文

    背景:联想

    门派:跑步坚持平台

    融资额度:天使轮300万人民币

    投资方:联想乐基金、洪泰基金

    杨酉文接招

    1、为什么才工作3年就出来创业?

    2、一件事从情怀变成商业后有什么变化?

    3、跟其他跑步应用的区别是什么?

    一觉醒来,杨酉文发现银行账户上多了200万,是老东家联想打的,顺便告诉他:「你该辞职了。」

    在那之前,杨带着团队参加联想鼓励内部创业的「小强创业」,从200多个小组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得投资的四强之一,随后洪泰基金找到他们跟投100万。

    杨酉文这个90后大男孩入职3年后,成为一家创业公司CEO。

    不跑就出局Run or Out——是他创业项目的名字、Slogan、精神和文化。

    在不跑就出局平台上,用户可以自行建班,也可以根据里程、周期、加入金额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缴纳押金,如果没有完成当天的跑步任务,押金即被班中其他人平分。

    2014年,杨酉文决定通过长期跑步来调整状态,为了防止自己半途而废,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召集20个人一起跑步相互监督,每个人付100块押金,中途放弃的话押金就会被他人平分。

    这个一时兴起想出的主意出乎意料地得到了热烈的响应,更让人吃惊的是,21天过去,跑团中只有一人退出!

    这时的杨酉文还没有意识到,这点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当时是他来联想工作的第二年,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岗,从原来的人力资源岗位被一位总监「忽悠」到用户运营。「我问他项目有几个人,他说算上我就是两个,我就去了。」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环境,他重新学起,从画产品原型到经营市场渠道,每一步都是全新的挑战,他恰恰喜欢迎接挑战。

    2011年,正是凭借这股闯劲儿,读大二的杨酉文和团队在联想承办的「大学生创意营销大赛」中获得全国总冠军,没有人能想到这支来自四川的参赛队伍,能在与全国几百所院校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也因此杨酉文获得了暑假到北京联想总部实习的机会,期间随联想交流团访问了迪拜、土耳其,外面的世界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离开天府之国的家乡,出去看看。

    大三、大四,他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联想的实习上,成为了一名北漂。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多少人看好他能作为正式员工加入联想,因为人力资源部当年的招聘需求明确要求研究生学历。

    最后的终面环节,杨酉文对最后大BOSS讲起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每天几点起床,在地铁上干什么,在公司食堂里干什么,晚上九十点钟离开前都在做什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就跟当年没人看好一个来自西南的队伍能在全国大赛上夺冠一样,没人看好的杨酉文成为了当年联想人力资源部唯一一名破格录取的本科生。

    回想自己被录取的原因,「可能是看到了我的坚持吧。」杨说。

    不跑就出局也是一个着力在「坚持」的项目。

    从那条朋友圈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微信群开了一个又一个。2015年,杨酉文找了两位懂代码的跑友写了不跑就出局的微信公众号,上半年,用户量突破10000,运营压力凸显出来。

    一边是日益繁重的运营压力,一边是工作和生活的重重琐事,杨酉文选择继续扩充跑友:「已经有一种情怀在里面,无法拒绝。」

    有刚生完宝宝体重150斤的新妈妈,刚加入时茫然沮丧,坚持跑了85天,瘦了15斤。从最开始的跑不下2KM到后来一口气12KM,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分享说:「依然没有那么瘦,依然没有马甲线,但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有女孩找到团队想开一个私密跑班,成员只有自己和在异地的男友,说:「虽然和他不在一个城市,但是希望每天能够一起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私密功能后来被放上平台。

    没有想到,一年前的无心之举,却让自己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看到很多真实温暖的故事,这些故事和人分散在天南海北,心,却很接近。杨酉文被打动了:「已经放不下这个地方了。」

    2015年,不跑就出局平台从开发到运营都是跑友自发在做。一次线下聚会,一位清华大学的跑友谈到为避免运营跟不上平台的发展遭遇瓶颈,建议有人全职来做这件事。

    当时的杨酉文是工作还没满三年的小北漂,他认真思考着这个建议。

    2015年末,正值资本寒冬,市场上也早已出现跑步应用,他却想要创业。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疯狂的决定,又双叒一次没有人看好他,甚至包括他自己。

    命运之神再次跳了出来,这时候联想内部发起了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计划——小强创业。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2016年4月,不跑就出局正式成立了公司,杨酉文终于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有不远千里的跑友放下在做的事来到北京加入团队。先期专注运营微信服务号,现在用户量近10万。

    杨酉文说,他们将在不跑就出局三周年的时候推出同名图书,记录那些散布在天涯,却又在同一片天空下坚持做同一件事的人,他们的青春和故事。

    Q:不跑就出局从一件情怀的事情变成一件商业性的事情,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杨:首先是心态的转变,从兼职的事变成了全职,而且是由你全权负责,加上有好几个跑友放下手上的事加入我们,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直到我们都辞职了,都还没有从竞争对手、市场或行业来分析这个事情能不能成,当然我们还是很希望能把这个事情做成。唯一使我坚定的就是情怀吧,希望能有个平台让已有的用户坚持下去,让更多的人来坚持,没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我们很难下定决心出来创业。

    Q:现在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盈利模式在哪儿?

    杨:盈利上面,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用户质量非常高。第一、我们很多用户来自一、二线城市,在一定生活压力下还能坚持跑步,他们的未来发展也代表着我们平台的价值。第二、平台是一上来就要付费才能参与的,用户有很习惯的付费意识,离钱非常近,未来有无数种盈利可能。

    我们也做过很多小实验,比如在悦跑圈做过一次线上马拉松。这种活动很常见,都是要发奖牌的,但是要提前购买。我们当时做了一次信任挑战,把奖牌的成本告诉参与者,20元,可给可不给。就是说应该是要给的,但无论给不给我们都会给参与者发奖牌,最后真有人一口气付了一千块钱,有人付几百块,就是对我们这个活动表示支持,这样下来最后我们收到的钱平均每块奖牌价值居然大于20。

    Q:现在主要的用户是哪些?

    杨:现在的用户主要集中在25-30岁之间,就是刚毕业到工作5年以内的人群,30多岁的人是我们的第二大人群。大学生也有一小部分,也都是偏向于研究生或者大三、大四的学生,主要还是职场人群。

    用户群体质量非常高,我们现在有200多个微信群,全是跑友自己在运营管理。你在任何一个群一发广告,就会被所有人讨伐,然后踢出去,群里面团结氛围非常强。

    Q:讲一下具体的参与规则?

    杨:不跑就出局相当于搭了一个游戏平台,规定了基本规则,所有认同这个规则的人,都可以快速在这里拉上朋友,建一个跑团,内部规则由他们自己设定,每周最少跑几天,费用是多少等等。用户也可以根据喜好加入任何一个开放的跑团。平台上跑步成功坚持率平均可以达到90%左右,非常高。

    现在跑步是一个特别火热的事情,全国有各种各样的跑团,但是参与度很难说。就像很多人会一时冲动买了双跑鞋,甚至办了健身房的会员卡,但是坚持下来的其实很少。

    这也是我们跟现在很多跑步应用的差别,定位完全不一样。很多人迈出运动这一步很难,坚持下去更难,我们是专注于解决坚持这个问题,而不是一个工具。

    Q:那些本身流量很大的运动平台开一个跟你们类似的功能怎么办?

    杨: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关系问题。那些运动平台现在大部分都是工具,而我们的用户很多是熟人,线下认识的才会开一个跑班一起跑步,朋友相互介绍,有社交关系。这个那些工具型应用是很难有的。

    另外,我们的审核方式没有限制,在跑步机或任何一家跑步计数软件的数据,提供一个凭证(截图、图片等)都可以。跑步工具做这个平台的限制就在于工具本身,两个人想一起跑,一看发现用的工具不一样,要换的话就要放弃在那个平台上之前的数据,这是很难的。

    还有就是本身的定位。定位从运动跨界做电商卖货的,很少会考虑我们的方向。我们的定位是坚持,更重运营,更强调我们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让你能够坚持下来。

    Q:针对审核方式会有人作弊吗?

    杨:我们有一个很好的防作弊机制,这也是我们产品的一个特点,用户自运营自管理。

    最开始也是运营人员每天在后台查看大家的打卡图片,后来人越来越多,根本查不完。我们就把这件事变成每个人都参与的,上线了一个查作业功能,任何在这里跑步的人,进去之后就会随机推送一张今天已经打卡的人的凭证图片,有三个选择,通过、不通过或者跳过,选择不通过的话要说明原因。作弊的人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且被发现之后赚的全部都得贴出来。

    Q:会有用户把它当作一个创造收益的工具吗?

    杨:用户可以把赚钱当成一种娱乐。但要赚得多的话,就得期待别人不能跑,而我们能坚持下来的有90%,所以收益也不是特别高,本来我们收押金、扣押金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通过钱的压力或者鼓励让他发生这个行为。所以要通过这个发家致富我不敢承诺,但是能够让你赚到最大的财富就是身体变得更好。

    Q:下一步怎么计划的,会做APP吗?

    杨:暂时没有做APP的打算,目前我们这个模式在微信上就完全能做,比APP效果还好,因为很难再找到像微信这样使用频率的平台。而且APP的迭代和运营成本会高很多,现在的重心还是在运营用户上。

    我们也在想几年之后会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能会专注于让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坚持去克服惰性、拖延症,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这样一个方向。不再局限于运动方面,只要是健康生活领域的,减肥也可以,接下来可能就做一个不瘦就出局。因为两者性质很像,减肥也需要特别大的毅力还有相互鼓励才能完成。

    其实付费只是强迫大家先聚在一块,而真正让大家达成的一个过程,我们还会提供别的服务。会告诉他怎么减肥,怎么跑步,提供一些增值的服务,最后让大家坚持下来。

    Q:现在最大的挑战在哪儿?

    杨:一、信任门槛。因为一上来就得交钱,如果不是朋友推荐的,直接看到之后会质疑,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二、速度。所有的互联网初创团队对于大的对手都有敬畏之心,现在我们有不少高质量的用户,但还是要快速地做起来,寻求各种办法扩大和维护用户,尽快塑造起规模壁垒。

    Q:创业以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杨:看待事情的方式有很大的改变。以前我工作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联想这种大公司里面,偶尔还愤青地吐吐槽。现在自己创业,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本职工作,很少抱怨,都在想解决办法。以前是拿着打工仔的钱偶尔操着CEO的心,现在是拿着不如打工仔的钱但必须操着CEO的心。

    Q:如果可以采访一位创业者的话会希望是谁?问TA什么问题?

    杨:应该是马云,他很有名,但我想采访他是因为马云跟我一样是一个文科生,而我们都是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我是不懂技术的,我相信他也应该不懂写代码,我就想问对于一个文科生,在科技领域或者互联网领域创业,怎样很好地掌控自己的产品,怎样把文科生的优势发挥出来。

    --------------------

    本号唯一追求:把创业公司写成爆款

    欢迎关注【接招微信号:itakethat】

    微博:@接招itaketha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是联想90后员工,三年后公司却出200万将他辞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rp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