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业访谈
疯狂!这个创业者年底前要把两颗卫星送上太空

疯狂!这个创业者年底前要把两颗卫星送上太空

作者: 接招 | 来源:发表于2016-08-17 10:26 被阅读30次
    创始人:杨峰、任维佳

    天仪研究院

    创始人:杨峰、任维佳

    背景:航天系统

    门派:空间实验服务提供商

    融资规模:天使轮数千万元

    投资方:北极光创投、国科嘉和、联想之星、泰有投资、臻云创投(臻云智能)等

    杨峰接招:

    1、天仪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2、天仪主要为用户提供什么服务?

    3、如何提高卫星的性价比?

    天仪的公司T恤印着一句英文,译成中文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空间工程师;是的,我是个科学家。」

    「我们是做空间科学的工程师,我们既了解航天工程的要求,又了解科学家的需求,这是我们的优势。」 杨峰告诉《接招》(微信公众号:itakethat)

    1年前,已经在航天领域创业九年的杨峰选择再次创业,与任维佳一起创立天仪研究院,专注研制微小卫星提供空间实验服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卫星研制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但杨峰却不这样认为。「我一点都不认为我们做的事情简单,但实际上又没有想象的难。」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占地167平方米,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手机般大小。

    「现在最小的卫星比香烟盒还小,有商业价值的卫星现在已经可以做的像鞋盒子一般大小。我们基于国际立方星标准做微小卫星,立方星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已经有很多立方星成功发射。」

    天仪研究院根据卫星的应用和需求进行设计和敏捷开发,然后采购相关部件和结构。「我们和造手机一样,做卫星的顶层设计和软件,随后全球采购最高性价比的部件,最后进行总装、集成、测试。」

    随着国外商业航天的发展和国内相关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商业航天领域,相关的项目也是层出不穷。

    8月14日,美国航天公司SpaceX成功完成了今年第四次海上回收火箭。在今年早些时候完成新一轮融资后,其估值已经达到120亿美元。

    尽管天仪拥有从体制内走出有着丰富航天研制经验的团队,但杨峰对于天仪的定位却非常低调。

    「我们从来不会说,我们是中国的SpaceX、是中国的马斯克,这个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也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杨峰更希望的是为更多的科学家提供服务,「天仪的核心不在于发射卫星的数量,而在于如何为更多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提供服务。」

    今年年底,天仪预计发射两颗卫星。在明年,同时还有三颗卫星正在进行研制。此外,天仪将来还有可能做返回式卫星,回收发射上天的实验样品。

    Q:天仪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杨:我们给自己定了三个原则。

    第一、天仪的目的在于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供补充,不去直接承接国家任务,不和体制内传统科研院所竞争国家卫星任务。

    第二、天仪自己研制卫星,但不销售卫星产品,出售的是利用微小卫星进行太空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相关服务。

    第三、天仪坚决不做国家已经布局好的卫星应用,不直接涉足遥感、通信、导航等领域。

    天仪研究院的定位是:

    面向全世界的科研院所与科学家,通过微小卫星将他们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送上太空,提供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验证的服务。天仪研究院的优势在于将在轨实验服务(立项、审批、设计、研制、发射)的时间从十年降到一年,把实验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同时提供机制灵活的合作与付费机制。

    Q: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思路上有哪些调整?

    杨:确定做微小卫星后,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具备造卫星和提高卫星性价比的能力,但我们也迷茫过。最初,我们认为只要能把性价比高的卫星平台造出来就会有市场。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仅仅是售卖卫星,很难得到生存空间。之后,我们同样考虑过遥感、通讯和导航三个方面,但是这三个领域内已经有太多的商业公司,对于天仪来讲生存空间也很小。最后我们认为还是应该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细作,在相对小的细分市场上尽快做到顶尖水平,因此定下来做现在的业务。

    Q:天仪主要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杨:天仪研究院立足货架化标准部件,专注于微小卫星敏捷开发技术,为客户提供便捷化、高性价比的空间科学和技术验证服务。

    传统模式中,科学家想要进行空间实验需要经历许多步骤,要经历漫长的等待甚至根本得不到机会。天仪的优势是快速响应,听取科学家的需求,在3~12个月之内帮助科学家的设备上天,还可以协助不了解外太空情况的科学家进行研制载荷,这也是天仪的优势。

    Q:天仪的卫星是标准化的吗?

    杨:我们将使用国际上立方星的标准研制微小卫星。现在制作的6U立方星即是我们的标准化产品之一,可以同时搭载几个载荷进行发射;也可以根据科学家需求研制非标准化的卫星。

    Q:天仪的卫星是怎么发射的?

    杨:天仪的卫星发射主要与国有火箭研制团队进行合作,年底将要发射的卫星就分别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发射。天仪的卫星发射同样也需要争取合适的发射机会,这些都包括在天仪提供的价值中。

    Q:如何提高卫星的性价比?

    杨:方法之一,使用工业级部件代替宇航级部件。因为宇航级部件经过多次试验,甚至上过外太空,所以可靠性很高。但是宇航级部件一般都是非标准化定制,成本高昂。我们现在正尝试用成本很低的标准货架工业级部件产品。

    方法之二,制订敏捷开发流程。航天的标准是模样、初样和正样,每个模式均制造一到两个,然后进行不断的测试和试验。但是商业航天和国家级航天项目的思路是不同的,对于国家级航天项目是要保证一定成功,商业航天则有一定的试错空间。为此,天仪大幅度简化了卫星研制流程,将传统的三个阶段压缩合并为一个阶段。

    尽管降低成本是天仪目前主要在思考的方向,但用户的痛点在于是否能安全上天,所以天仪正在产品可靠性和合理降低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

    Q:目前研制的两颗卫星都搭载了什么科研项目?

    杨:今年将发射两颗卫星,一颗是基于敏捷开发理念自主研制的卫星在国内发射;一颗是与欧洲合作研制的卫星在国外发射。我们自主研制的卫星将为四个客户提供在轨技术验证服务,其中包含下一代导航技术验证试验、软件无线电技术验证试验、面向微小卫星的全新体制星载计算机验证试验和高精度光学稳像技术试验。

    Q:未来天仪的发展可能存在哪些困境?

    杨:航天领域涉及到多种不同领域的协同,不仅仅是将卫星做好就足够了。发射、通信频段、地面接收等方面都需要考虑。此外,还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因此我们现在谨慎的进行发展。如果缺乏对这个行业的敬畏之心,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Q:商业航天领域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杨:未来商业航天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最终实现盈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个未来什么时间可以到来,又有多少团队会成为先烈,还不好轻易下结论。目前像谷歌、Facebook等巨头公司都在涉足这个领域,如何在这个领域走下去,现在还是不清晰的。

    天仪的核心目标,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觉得做航天是非常有前途、非常快乐的事情。这样才会有人选择去做航天,才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做航天。

    Q:天仪研究团队是如何组成的?

    杨:目前天仪的团队成员有30多个人,技术人员二十四五个,基本上都出自航天研究所。团队中也包含多名90后成员,对于员工我们非常关注他们是否对航天有浓厚的兴趣,能否乐在其中。

    我们的核心团队有3个人,成立之前,都是在做航天相关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核心团队中,「君子和而不同」,大家各司其职的组成了这个能力互补的团队。

    Q:最想采访的一位创业者是谁?最想问什么问题?

    杨:我听过周鸿祎的课,很欣赏他当初发展起来的路径,他的一个观点令我十分信服,也一直在坚持按照这个方法去做。他认为,不要想得很远,谁也无法预料到五年后会做什么,能做的只有解决现实问题和用户问题,脚踏实地把眼前这件事做好。

    我希望他来指导下目前天仪初期的关键时刻应当如何快速成长。

    ---------------

    欢迎关注【接招微信号:itakethat】

    本号唯一追求:把创业公司写成爆款

    微博@接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疯狂!这个创业者年底前要把两颗卫星送上太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dm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