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从0基础到知识创新的笔记术!

从0基础到知识创新的笔记术!

作者: 深夜冥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18-01-25 18:01 被阅读0次

网上有个很热门的的问题:读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读书的意义在哪里?

我本来想回答:读书虽然忘记了,但是已经内化到自己的思维和气质之中。

但是我想起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忘记了,根本没办法通过阅读过书去解决问题,忘记了就真是忘了。

人的大脑构造是非常善忘的,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1小时候就剩下不到一半,1天后只剩下三分之一,一星期后更只剩下四分之一。假如自己懒得记忆,书上的内容全部忘记清光也不奇怪。

但是如果我们反复阅读,反复阅读整本书,或者反复阅读书本的重点内容。如此往复循环,记忆就会慢慢变牢固,大脑就会一直处于记得住的状态。原来跟背单词是一样的。

不过,通过读书获得的知识不是取决于记忆多少,不然阅读最后变成背书,本末倒置。阅读获得新知识,储存到大脑后,最终希望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从大脑调动去使用。阅读的最终效果,应该用是否能解决问题来检验,当碰到难题的时候,相关的知识能不能从自己的大脑里蹦出来,或者能不能有意识地有搜索地回忆调用。再不济,从笔记上查阅。

所以,除非是娱乐消遣性阅读,自我提升的“功利性”阅读,记笔记是不容偷懒的事。

笔记术的入门

首先推荐原尻淳一 的《高效能阅读》,里面详细介绍了很多人忽视却又很重要的笔记基本功。

首先推荐原尻淳一 的《高效能阅读》,作者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客座教授,现在从事咨询工作。《高效能阅读》是作者读了一百多本“阅读方法”书籍内化后的输出作品。总结了89条读书技巧,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笔记术。

许多读者并不注重笔记的基础,其实笔记要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体例,作者是这样记笔记的。

标记关键词:遵循简单的规则,人名用括号( ),关键词用方形□或圆圈〇框起来。在重要文句下划横线____或波浪线﹏﹏﹏。

用箭头将标记出的关键词和划线部分连接起来,表示彼此关系。对立关系用↔,递进关系用→。

基于这种笔记术,在原文旁边写下自己的疑问或者新创意。

三色圆珠笔读书法

如果下划线太多,眼花缭乱,分不清重点怎么办?哪就用不同颜色的下划线。购买一支红、蓝、绿的三色圆珠笔。

在作者最想表达的最重要的位置划上红线;

一般重要位置划蓝线;

自己觉得有趣的位置划绿线。

在最重要的位置划红线,能准确洞悉了作者的结论和信息,是所有人的共同点。

而绿线那样的主观性文句,更与个性息息相关。还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在有趣的位置划绿线后,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自己觉得之所以有趣的理由。整理出理由,读完再来回顾,这样就能清晰地看到读书时的课题和背景。

三色便利贴在重要位置做标记

用便利贴在自己需要的位置贴上便利贴,写上标签内容,便利贴是指示何处入手的标记,提醒以后需要重点阅读的地方。

红色便利贴:作者有意强调的部分。

蓝色便利贴:与自己课题对于的地方,对自己有启发性的内容。

蓝色便利贴:文采斐然的地方,值得自己学习采纳学习的笔法。

用电脑、手机做笔记

豆瓣是中文网络上最好的读书平台,不好好利用就太可惜了。

豆瓣的打分与短评

每读完一本书,都点击豆瓣的“读过”选中TAG,用心进行打分和写短评,用几句话,几百字把书的主要内容归纳,可以大赞这本书有多棒,或者吐槽有多烂。

上传摘录的笔记

把之前书中划线的重点部分上传到豆瓣的“写笔记”,可以再次键盘输入加深记忆,如果嫌不方便,就直接拍照和截图,文本清晰还可以使用ORC识别。

推荐软件:

App Store 上的“识墨笔记 - 拍照识别文字·读书笔记神器”itunes.apple.comApp Store 上的“涂书笔记 - 拍照识别文字,读书笔记神器”itunes.apple.comApp Store 上的“瓣读 - 读书笔记和阅读计划书评藏书工具”itunes.apple.com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Tony Buzan提倡的思考方法。把书中的内容,头脑的思考内容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文字,辅助思考。比尔·盖茨都非常推崇思维导图,国际大型企业在进行业务培训都是经常使用。

思维导图能整理思路、视觉效果方便记忆、容易产生新创意,简短地总结大篇幅信息...

推荐软件:

XMind中文网站-XMind8中文版,思维导图软件教程,免费下载www.xmindchina.netiMindMap手绘思维导图软件_iMindMap 10中文版免费下载www.imindmap.ccMindManager思维导图软件中文官网|MindManager 2018中文版下载www.mindmanager.cc极简大纲笔记 | 一键生成思维导图mubu.com

一元化笔记

以往我都是用以上的办法做笔记,直到我看到《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发现了另一种笔记方法。

《如何整理有效信息》的作者奥野宣之是一位笔记达人,目前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网上,广受商务人士的欢迎。他坚持笔记本记录已经10年了,累积188册。他身上有着日本人严谨、有条不絮的特点。他说:“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向办法完全吸收并消化书中的内容,这样才能将“借来的”思考准确地转变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发明了一边记录摘抄,一边写感想的

“葱鲔火锅式”笔记

具体做法为: 1.把书与报纸杂志上的原文、电视里的新闻发言、所见所闻的事实这些外在信息记录并在前面标上“○”。 2.对摘录的信息,写上自己的感受或者个人的独特思考并在前标上“☆”。 3.重复步骤1、2。 间隔出现的“○”与“☆”,很像以葱段和金枪鱼为食材的日本火锅料理,故作者冠名“葱鲔火锅式”笔记。

这个笔记方法,好处在于每次写下笔记,自己都要进行思考,记录感想。

笔记的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奥野宣之根据十几年的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笔记方法,一元化笔记,把自己获取的信息先尽管全部记录下来,不用管分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这种笔记方法坚持三个原则、

一元化,把全部需要记录的信息都放在同一本笔记本里,不要考虑分类,尽管先记下来。不需要考虑分类的问题,坚持下来不费力,许多人没有坚持做笔记最大原因就是觉得太复杂,而一元化大杂烩化繁为简,轻松记录。

时序化,每天记录务必添加年月日的6位数字,例如2018年2月1日 ,可以写作180201。第二天写的时候,加上分隔线,表示属于新一天的笔记。人对时间顺序特别敏感,配合上述的时序化记录,笔记本就像被分成一小册的长卷轴在卷轴上的时间标尺按图索骥,就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记录信息。因为卷轴上、人生里不存在重复的时间点。

索引化,索引资料的汇总目录,是寻找笔记的线索。作者记录了188本手账,堆积起来已经一个成人的身高。为每本笔记制作目录,并且输入到excel,打造个人的独特系统。

使用笔记进行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是旧信息的有机整合,旧信息的化学反应,经过头脑风暴产出新的知识。有人对此过程认为很简单,但是没有掌握方法,做起来不容易。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引用了美国广告大师James Webb Young的名句

“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你在思考创意的时候,请先记住这样一个前提。

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有创新。思而不学则殆,终日为了思考创新而感到空白无助,没有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信步游走、不知不觉登上山顶”是小概率事件。书到用时方恨少,或许会无意中得到一些灵感启示,但好的创新成果绝不可能仅仅是无意识的、苦思冥想的产物。

收集——积累常识和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除了收集记录客观事件、数据,我们内心的发现之事,疑惑之事,在意之事,所思所想也可以记录,只要大脑蹦出来的什么都可以写,即使这些内容是幼稚的、无聊的。因为你不预知这些想法,日后或许用得上呢?

咀嚼: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不要把收藏当做掌握,不要用阅读取代思考,不要以为储存在云端等于储存在大脑。 反刍收集的信息,可以散漫地、无目的地阅读。此时“葱鲔火锅式”笔记,还有段落行距的空白就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温故而知新”,咀嚼复盘的时候。有新的体会,新的角度,这时候在原文基础上,写入新的想法主意。“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发酵:脱离选题,进行潜意识思考

静下来,进入潜意识深度思考

顿悟:福至心灵

你可能电光火石间想到,“啊!!!原来如此!”,一旦想到答案就要马上抓住写下来,免得之后忘记。这个阶段是讲究运气的,不过当阅读的书籍、观看的电影,收集的资料达到阈值,输出一篇文章就会倾泻而出,不费功夫。灵感创新,虽然属于非理性的产物,通过长久记笔记形成思考模式,最终量变会导致质变,种子需要水的灌溉才能长成参天巨木。

具体化:行动起来

这个阶段,你的建筑设计图已经原原本本的浮现出来,你需要动手按照蓝图,建设自己的高楼大厦,创造属于自己独特的成果。

输出

最后无论使用什么办法, 最能马上检验自己是否看懂一本书的办法就是写书评,写书评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绪,是否能够用自己的话总结书本的亮点,向别人说清楚,这是检验大脑的输入是否得到沉淀,是否得到消化,能否调用出来,如果完全不能,那么读完一本书的成果就值得怀疑。

所以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自己会更重视更认真地记录笔记与进行思考,这就是以输出倒逼输入的效果。

一开始写书评的时候,或许自己并不习惯,但是当你通过分享书评,读书心得发表在社交网站上,得到别人的喜欢和点赞,与志同道合讨论交流,产生思想的火花,你会觉得输出是值得的,阅读为己为人为知是一种快乐。

The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0基础到知识创新的笔记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xb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