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下次能不能早点回来?
亲爱的,你怎么还不回来,你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别生气,我乖;
亲爱的,都是我的错,不要生气。
妈妈,快来,亲亲;
亲爱的,快来,抱抱。
再见,小时候的我;
又见,小时候的我。
我已经不是小时候的我,
但我似乎时常见到小时候的那个我,
但这不是穿越。
为什么在和爱人相处时,在属于彼此的关系中,那份温暖平静,那份焦虑不安,那种淡漠无趣,那种不知所措,那种惊慌失措,如此似曾相识,但又那样“物是人非”?
上个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率先提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他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
而成年亲密关系的“前世今生”,更是与“最初关系”紧密相连。
你和他/她的这种“情分”,其实来自某种儿时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仿佛是一根脐带,一根婴儿与母亲相连时,同一款脐带,无论是柔弱的,还是坚硬的。这根脐带所承载的某种关系模式,会带着无法磨灭的印记,走向成年。
当你成年,与有情人相遇,
你却总感觉与他/她若隐若离。
你们以恋人相称,却无法体会到恋人的那份温存私密,体会不到那份激动不已,体会不到那份热烈如火。
你想靠近他/她,而他/她似乎总是自带安全级别,随时启动某种警惕,伴着怀疑。你想靠近他/她,而他/她无法体会到你的气息。你即使能嗅到他/她的气息,却又无法准确把握,那到底代表哪种含义?
即使甜言蜜语,也说得小心翼翼。
即使一个吻,也吻得中规中矩。品尝不到该有的甜蜜。两人之间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焦虑和抗拒。
你不确定他/她的爱,但是他/她确实和你真真正正地在一起,身体上没有距离。
但总有那种感觉,他/她是他/它自己,你是你自己。
也许有一天真得要告别,要分离。
你可能会是肝肠寸断,他/她则可能会表现得风清云淡。
不知道他是真得很坚毅,还是真得没有离别之痛,还是真得能够迅速地伤愈,或隔离。似乎那一份痛只属于你。似乎你们从来没有过在一起。
亲密很美妙,但为什么有些人体验不到美妙,甚至惧怕或不懈那种“美妙”?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Dinsmore Salter Ainsworth 1913.12.01-1999.03.21),著名的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实验似乎能够说明一些儿时与成年依恋模式的内在联系。
爱女士找来若干12个月左右大的baby,分别放在陌生环境里。
宝贝先与妈妈玩耍片刻后,妈妈悄悄离去,生人进来与之相处片刻,离去,然后母亲再返回,反复几次。在这一个过程中,小baby在对妈妈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的反应,各不相同:
安全型关系(securely attached)
妈妈走了?噢?妈妈又回来了!
妈妈走了我伤心,妈妈回来了我很开心。我就知道妈妈不是真走了,她只是在某个我看不见的地方。我知道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你看,妈妈这不就回来了吗?我去玩儿去了。
孩子内心充满信赖,自信,有力量。
焦虑-矛盾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mbivalent)
妈妈哪儿去了?我好伤心!
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妈妈会回来吗,妈妈快回来!妈妈有时候会回来,有时候不会回来。
我想她,但又怕,怕她离开,悄无声息。这让我焦虑,也让我生气。
她总是搞不清我想要什么,我也搞不清她能给什么。
孩子不确定,焦虑,愤恨,又伴有期待。
回避型关系(insecurely attached:avoidant)
你妈妈走了!走就走了。
你妈妈回来了!来就来了!
她就是这样走了来,来了走。她很少理我,偶尔理我,有时候理我。我要理她吗?不知道,管她呢,让我躺躺。
反正,妈妈是妈妈,我是我。
孩子如同野花野草,内心空无缥缈,与其期待,不如避免伤害。
Hazan 和 Shaver 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
幼儿的依恋模式决定了个人对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的认知,并由此影响着日后的人际关系和成年之后的亲密关系。------John Bowlby
如果与妈妈的关系,真得如同一组DNA,一组软色体,会携带到未来的关系里。
那么,
当我和想亲近的人在一起时,那种愉悦会轻易取代我的各种不快,那种温暖能到达我的每个触点,那种依恋让我舒服而信赖,我不担心没有机会再次品尝,爱就是这样,如我所期。
那么,
当我和想亲近的人在一起时,我最担心害怕得就是你会离我而去。尽管我们刚刚在一起,刚刚体验到彼此带来的甜蜜,但我总看不到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很想再和你继续讨论一下那个话题:你到底爱不爱我?
那么,
当我和想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打住,谁想和你亲近了,为什么要亲近,什么是亲近?你别靠我太近,我也会和你保持距离。
你还不走?你不在我走。
每个人都一定会携带着童年的依恋模式, 按着套路,一张一张打完手里的牌,直到成年吗?
我妈跟我的关系,注定就会变成我跟未来孩子妈或孩子爸的关系,乃至与我身边所以人的关系吗?
当然不是,
因为还有另一层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我与所见到的,内心的那个我的关系。
这有非凡的意义。
我们,曾经是孩子,但毕竟我们已经长大。
我们毕竟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我们无法选择儿时与父母的关系,但现在我们可以选择如何看待那段已成过去式的关系。
当我们无法看见自己,认识自己,以为生命的进程就是如此。那儿时让你厌恶的依恋关系可能会悲催地延续。
当你看到了自己在关系中的不安,看到了焦虑,看到了畏惧,看到了儿时的自己。就会开始自我洞悉。
其实,不用为儿时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去承担什么,那不是你的错,你无需为这种结果再承担更多一层的不安,并更多一次地自我否定。
接纳,选择,与其相处。
如此,当儿时的模式还会影响着你与他人的关系时,那份坦然,会让你不会有更多的犹豫和不确定。至少我知道这就是我自己,那是最好的我自己。
当自己与自己链接起来,必会为儿时的“最初关系”找到一个新起点。
你好,小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