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读《钳工王》有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读《钳工王》有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作者: 乐活丁 | 来源:发表于2023-05-30 11:07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很少有记载过去军工企业的改革发展的事情,这个小说《钳工王》算是一个,从这里能够一窥那个时代不为人知的事情,真实、伟大、震撼。

作者梁晓声素有“平民作家”之称,笔下的《钳工王》讲述了工人阶级坎坷遭遇和不平,真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赋予工人阶级们的艰苦与无奈,歌颂了他们朴实可贵的品格。

1996年,“工厂只生产精良步枪,不似其他商品可以到处兜售,没有战争没有收入来源渐渐走向了末路,“三二三”军工厂转型改革发展迫在眉睫。最终厂卖给了香港富商转产成服装厂,将近1700以上老工人要面临失业。

年轻时他们曾经都是骨干工人、各级“劳模”,常年累月的艰苦工作让他们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国家需要的时候任劳任怨的生产步枪,工厂转型改革成为了那一批要被淘汰的“包袱”。不由觉得心酸,但是时代变迁,工厂改革势在必行,谁又能说是哪一边的错呢?

即使面临失业,他们都觉得曾经给战士生产步枪是最光荣的事情,值得回味一生。

战士肩上枪 ,我们手中造,战士立军功,我们绽微笑

“钳工王”老姚说,我老了,到了新厂是躺在新厂的福利上。国家要发展,要改革,要腾飞,下岗了失业了就当作是命,对命不服不满才会生志气。最后因为重病难以治愈,不想拖累人,带着重病的妻子点炸药自杀,尸骨不存。

雪地上出现了一个熏黑的坑。坑的周遭,方圆数米内,白雪上遍布猩红的点子。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儿

这是怎样的信仰啊?

以祖国为信仰,不图名利,吃苦耐劳。纯粹而又真实,善良而又坚强,伟大而又平凡。艰难岁月他们在艰难求存,任劳任怨用平凡的双手造出一把又一把的步枪。住着泥土造的“茧房区”,吃不饱穿不暖,粗糙的素手爬满的皱纹无一不诉说它们曾经的“功勋”。没有战争了盼到了转产,他们也难逃失业,但是他们选择了支持,选择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有骨气有信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可敬的工人们,可敬的钳工王!

相关文章

  • 钳工培训有感

    钳工培训在干啥 锤凿锯锉钻磨攻 体力劳作打基础 测量更是不能少 汗水耐心加把劲 破铜烂铁变产品 要问感悟是什么 工...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读《明朝那些事》后,有个大大问号。就是朱元璋的那些才能哪里来?天生的?后天学习的? 天生的?他家至少三代贫农,饭都...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历史,是对过去的人或物的一些记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一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样的功能定...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历史,是对过去的人或物的一些记录,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一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这样的功能定...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明朝,那是一个伟大的年代。可如今的人们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那段历史。现在大家都很浮躁,可能对这个年代的认知也就只停留...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读史可以使人明鉴”,当然这句话的前提“读”。什么样的人可以读书,当然是生活在现在的幸运的我们。并非是古人不可以读...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一直想读明朝那些事,最近才慢慢开始看起来,看了以后就丢不下手,作者以通俗且调侃的言语来说明朝的历史,用大白话讲历史...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历时两个月,终于读完这本书。这本书用幽默的笔调描写了明朝从布衣皇帝打下天下,到崇祯皇帝悬梁自缢这近300年,有太多...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明朝那些事》是一位书友给我推荐的,他的意思是书中语言幽默,把难解的历史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值得好好去读。...

  •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单纯的历史书很难读下去,这种白话版读起来舒服多了,至少读来不会太乏味 300年的明朝历史,很丰富精彩 历来朝代的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钳工王》有感,那些不为人知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bj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