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参加了一次教师培训,其中,在一位教授的讲座上,这位教授问了所有在座的老师一个问题:什么是素质?
素质这个词的定义有很多,比如: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又或者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及其素养,修养和能力的总称。
但如果只用一句话该如何来解释素质这个词语呢?
为此,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大部分的解释都比较官方学术,不易理解,但当我看到百度百科上对于素质这个词语解释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
素质就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
当我把这个解释和很多老师分享的时候,大家和我一样都颇有一种感叹汉语博大精深的感觉。
在这个言简意赅的解释中有两个关键词“后天”和“生活习惯”,在我看来,这里的后天强调的是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活习惯则是周围环境对人影响的具体表现形式。
就像从很久之前中国就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如果连素质这个词语都理解不透,那么何谈什么素质教育,而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素质这个词语,那么我们就必须要面对另外一个更为复杂的词语“人性”,古往今来人性善恶之争从未停息,性善说,性恶说,无善无恶说,善恶混杂说等等。
在中国古代,“性本恶”的观点出自荀子 《性恶篇》,与孟子“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相对,荀子认为,人在出生之时,本性是恶的,只是随着外界的引导而不断变化。
但如果从素质就是后天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这句话来看的话,那么这个解释相对可能更偏向于性恶说亦或者是无善无恶说。
但不管是性恶说也好,无善无恶说也好,不可否认的都是后天的周围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与其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不如先把素质分解开来,从养成一个又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
就拿地铁上抢座位这件事情来说,最近,我真的是大开眼界,因为家庭的原因,每天单程通勤时间从30分钟增加到了2个小时,由于早晚高峰地铁上人特别多,空间也比较狭小,很难静得下心来看书做自己的事情。
于是,我找到了在地铁上打发时间的好方法,观察地铁上形形色色的人,经过观察分析,在抢座位这件事中的人群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这类人秉承着“先下后上”的理念,对于座位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按照正常秩序排队上车;
第二类:这类人通常在队伍靠前的位置,他们一般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身体前倾,双膝微弯,双拳紧握,当地铁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住车厢中的栏杆突然发力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将自己的身体变成武器旋转出去并击飞身体周围的一切物体,使自己的身体瞬间飞到座位上;
第三类:这类人通常在队伍靠后的位置,但他们拥有“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等绝技可以在“不声不响”“悄无声息”的情况下瞬间移动到队伍的最前面抢占有利位置;
第四类:这类人通常在队伍中的位置不固定,但他们身怀“金钟罩”“铁布衫”等绝技可以凭借强大的内力在地铁车门打开的一瞬间将“内力”外放到极致冲开人群杀出一条血路。
一般来说,在每一次地铁车门打开时都会上演一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厮杀”,红方是第一类人,蓝方是后三类人,当号角响起(地铁开门的提示声),双方便开始发起了集团式冲锋,不到三秒钟的时间,红方就已丢盔卸甲,败退而走,而蓝方已然大获全胜,凯旋而归,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蓝方士兵的脸上,而这样一场又一场的厮杀每天都准时在魔都的地铁线上演。
同时,在魔都的地铁线上,每天都有高中生,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目睹着这样一场又一场“厮杀”,这样的“厮杀”在他们的心灵中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之中一定有人不会再将按秩序排队当作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更为极端的甚至可能会将“厮杀”般抢座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理所应当的事情,如果这样的情况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演,我们再讨论素质教育便可能毫无意义。
素质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信任,一种和谐,透过“厮杀”,我们需要看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从改变我们自己身上每一个不好的习惯开始,也许,慢慢你就会发现,你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