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第一次经历带学生复习音乐知识,迎接区音乐抽测。当时个人情绪很大,因为备考完全改变了上课的模式,读、记、背、考代替了随乐舞动,随乐演奏,随乐自由想象的学习方式,大家看我每次一叠试卷一个水杯,戏称“教授”上课。
为什么体验性的审美学科要拿分数来衡量,学生读读背背就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了?我对这样的新举措抱怨很大。
当一些知识点,学生反复没有记住,我一遍遍地“炒冷饭”,这更是加剧了我对笔试考核的“敌意”。甚至天真地想,待考试结束,我要洋洋洒洒写一篇驳文给校长。
当然,最后一个字都没写,写了也是白写,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为了以考促进教学规范,让体艺学科正常开齐开足,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整个教育趋势就是这样。
不可阻挡的教学改革举措,只会“加码”,不会暂停。这不,从去年开始,增加了实践考核——抽测中段班级合唱。今年又加大难度,由一首合唱曲增加到每个班准备两首,由考核老师现场抽签定出哪个班级哪首作品。音乐老师不仅要重视音乐知识的落实,还要加强学生的演唱能力。懂了更要会。
同事很早开始着手每个班级的合唱训练,每天早上经过她的教室,听到阵阵歌声,在楼上备课,楼下教室传来音程练唱,狠命地抓学生听和唱的能力。临近考试,她也每天加课,将每个班级训练过去。真的是辛苦。
那么站在学生这一头看呢。
笔试的准备,让他们在短时间里积累了许多音乐知识,从乐理到欣赏内容,厘清了很多音乐概念。光光靠考前加急灌输,肯定是不行的。平日教学中,对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展开多方式的教学,旨在日常就搞懂、记住。
从五年前接手一年级新生开始,常态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围绕音乐素养检测的内容展开,节拍、节奏、旋律、音高、力度、速度等所有要素的重点感知和表现,每一次课积累一点点,不再是冲着学会一首歌曲,听懂一首作品久行,而是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在体验、感知、表现、评价等手段中培养各种能力。光靠六年级考试前的抓不仅非常辛苦还很低效。
由此,这一届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确实比上一届要强。我的指导思想变了,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始终围绕所有音乐要素展开,他们对这些音乐要素比较熟悉,感受力强了。临考前,我和学生远没有六年前那一届那么辛苦。他们基础有,我的心态也就比较平和。再加上对分数的态度也转变了,不能冲着自己的面子上课,还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
考试,真的是累赘吗?
考试,真的没有帮助吗?
显然,为考试做两个月的准备和足足准备五年,是完全不同的。
摆正认识,存在即合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