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建安风骨之三曹——读沈德潜(清)《古诗源》

建安风骨之三曹——读沈德潜(清)《古诗源》

作者: 吴天晖的微博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6:38 被阅读0次

    建安风骨的河洛大地,现在可能找不到了。曹操无疑是建安风骨的开宗立派者,其文治武功,自是一代豪杰,无奈生长的时代英雄辈出,有一统天下之壮志,现实中却不得不低头。如果说一个人人格有问题,好像是骂到底了,可是我认为有理想的人,在现实面前必定分裂,所以曹操头痛欲裂,他肯定认为这是精神上的痛苦遭成的,而华佗要割开他的脑袋来治疗,在曹操看来就算能治也是治标不治本,但华神医不是心理医生,却坚持要给人治疗,岂不是找死。

    我们小区有一个计划生育教育文化主题的广场,在一面墙上简单列出了中国人口的历史发展情况,东汉末年的156年,中国人口有5007万人。而经过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之后,到221年,全国人口才90万。我不知道这数字准确性或科学性,但是从曹操的诗里,我们能看出他的视角,是对民生有大悲哀的。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蒿里行,乐府曲调名,送葬的挽歌,古人称死人的居里为蒿里。

    就算不因战祸而死亡,个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无疑也是人类的大悲哀,曹操同样写到: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即然死是必然的,惟有修心,仿佛是另造生命。

    生死存亡之后,人又该如何自处。短歌行将个人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政治理想相结合。在乱世之中,生民百遗一,谁也逃避不了,只能是求贤纳士,以战止战。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无论如何,我认为曹操的诗是有相当高度的。作为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曹操并未称帝,是死后追谥为武帝)的文帝曹丕,又当如何另辟蹊径以致不被父亲的光芒压倒呢。沈德潜评:子恒(曹丕,字子恒)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

    同样是短歌行,曹操心怀天下,而曹丕除了叹人生苦短之外,并不是舒发天下归心之志,而是怀念自已的亲人(父亲),把自己当常人看待。

    短歌行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倐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栖。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曹丕甚至会为早亡朋友的妻子写诗,完完全全放下帝王或太子的架子,怪不得沈德潜说他能移人情。

    寡妇诗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霜露纷兮交下,木叶落兮凄凄。

    候鴈叫兮云中,归燕翩兮徘徊。

    妾心感兮惆怅,白日急兮西颓。

    守长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

    怅延伫兮仰视,星月随兮天回。

    徒引领兮入房,窃自怜兮孤栖。

    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阮元瑜,阮瑀,“建安七子”之一。

    曹丕写诗时完全丢掉帝王身份,以情动人,那怕是在十万将士跟前,于马上作诗,也是以文士气居多而不像曹操的悲壮霸气。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黄初六年,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戍卒馀万,旌旗数百里。因于马上作诗。

    曹植早年被曹操宠爱,有被立为世子的希望。后来曹丕即位,自不受待见,抑郁而终。但是后人认为曹值的代表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虽然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但是文学成就却扳了回来。

    曹植自可忧国忧民,但是没法像乃父一样胸怀天下,也没法像其兄一样位极人臣,因生在帝王之家,又无法逃出争斗的漩涡,才华横溢的曹植只能寄情于诗文之中。曹家可能有很好的文化基因,但是始终没有统一天下,这也许是老天的公平之处。

    要是在西方,曹植可能是最完美的白马王子形像,说不定会流传无数的爱情故事,而在中国成了一个不堪大用的浪荡子形像。

    本来曹操挺看重这个主出为论,下笔成章的儿子的。可是后来,任性而为,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后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之后便植宠日衰。后来太祖以植为中朗将,行征虏将军,可是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之后就是文帝即位,立马诛杀曹植的支持者丁仪兄弟并灭族。而此时植又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如果不是太后在,就不是贬爵安乡侯这么简单了。按三国志的说法,之后曹丕对曹植不错,经常嘉其辞义,并且奖赏。

    可是这样,曹植还是经常愤闷,觉得才华不得施展,本身已是王侯,曹植想得无非是军政实权,以报效国家。但这无疑是曹丕忌讳的,所以还是嘉其文而不给其职。

    之所以写这么多,主要是曹植的诗太多太出名了,摘录下来有些多余,还不如多写些他与诗不相干的事,知其另一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安风骨之三曹——读沈德潜(清)《古诗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en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