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6讲~三心必生~心得分享
随机显益度生功,意在专称本誓弘。
总举有缘皆救度,唯标专念道即隆。
三心总摄肝心处,是令凡夫入报容。
别意才能离苦海,慈悲加佑至临终。
“付嘱文”也是对整部《观经》的经语、佛语作了一个总结。佛语是什么呢?就是“持无量寿佛名”。所以我们就知道,这里讲的“三心”,说到底只是“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这就定了三心的本体、本质,三心是“南无阿弥陀佛”构成的,离开“南无阿弥陀佛”没有三心。“南无阿弥陀佛”在佛那里称为佛的名号,来到我们心中就称为“三心”,所以“三心”就是佛。“三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三心一发怎么能不往生呢?当然就往生了。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哪有三心?如果靠你的自力修行,修定善、散善,那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安心的,那是“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那不是真实心,是虚假心。你不了解六字名号,不以六字名号为安心,那怎么能安心呢?你心里怎么能真实呢?那就是很空洞、很恐惧、很虚渺,没有把握,不踏实。
我们经常听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就是讲这件事。“果地觉”是什么?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因地心”是什么?就是这里的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所以三心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别的。具足三心的人不专修念佛,那你还能干什么呢?你的整个心就是阿弥陀佛组成的,你肯定只有专修念佛,还能干什么?你干的所有一切都归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当中。
学佛法一定要以身心来领悟,心归命之后,怎么看都能看懂,怎么做都是进退自如,你不会问别人“什么是专?什么是杂?”那还是不了解。你自己尝到了,不要问别人;别人讲的不对,你还能知道,虽然你未必能引用经文,但是你内心很清楚,“他不正确”。就像说“要想知道梨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你都亲自尝到了梨的味道,别人跟你说,你不是心里很清楚吗?如果还要靠科学来分析营养,有多少糖分子,有多少水分,什么甜度,那不是白扯吗?
所以,以“南无阿弥陀佛”作为三心的念佛行人,必然是专修的,不可能杂修,也不可能排斥万善,因为“南无阿弥陀佛”里具足万善。而且他也不可能有恐惧,因为他的心是阿弥陀佛做成的,他的心就是佛心,所以他会大安心、大满足、大欢喜。他这个人就可以说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因为他的心改过来了,是六字名号组成的,那他活在世间就是念佛。说“他还有烦恼,还跟凡人一样生病啊”,对,那只是烦恼的余习,内心根本的深层次已经换成佛心了,他是从里面往外活。外面那些烦恼,那些过去没洗干净的东西在往外吐,只是吐出来而已,等到他死的时候就吐干净了,现在还会吐一吐,但是内心里面已经完全活了,那是不一样的。
这些教导都是释迦佛说的,如果是释迦真弟子,就应该“誓行”,发誓要按照佛语来行,“佛语”在这两处讲得最清楚,不要再生出不同的见解。
南无阿弥陀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