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惯,随着我们那些消极的惯性思想的运行,这种习惯会如跗骨之蛆一般缠着我们,但是,只要能保持坚定的自控力,通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可以把我们从这种可怕的惯性中解放出来的。
被恐惧感束缚的人既不愿意屈服现实,又不敢真正地去尝试。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又不断地提醒:我真的需要,但是我真的害怕。这种不断重复的念头会让你越来越不相信自己。
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帮助你慢慢改掉恐惧心理。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的恐惧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写好后把这个小黑板锁在一个你不经常用的箱子里。告诉自己:我把所有的恐惧寄存在这里,我要去做我必须做的事情。等我忙完之后,我再来取回我的恐惧。不断地重复这种心理操练,你会发现,原来你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因为你寄存的恐惧99%都没有发生。
不去担心那些无法控制的事,我们所担心的40%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30%是曾经发生在过去时, 12%是关于健康的一些不必要的顾虑,10%是关于日常琐碎的担心,而剩下的8%中的4%则是我们能力范畴以外的事情。
这么说来,我们96%的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只有4%才具有担忧的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轻易从这种精神压力下摆脱出来呢?
这是因为担忧与顾虑一旦出现,就会产生一环扣一环的恶性循环链条。即由于担心而导致了神经的紧张,从而致使心灵产生不安和恐惧,而这种状态则会越来越强烈地、反复地催生出更多的忧愁。这种担忧,会直接消耗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能量。
不论发生了什么意外,只要还有挽救的机会,哪怕是一点点,我们都要全力以赴争取。但有些事,是无法避免的,也不会再出现转机的。碰到这种情况,理智告诉我们,就不要再白费力气挣扎了。
担忧并不是起源于外界的危险信号,而是由于烦恼者内心的非理性想法,不管是为得到还是为失去担忧,都是人们在潜意识里对生活提出了奢望,希望自己的一切都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同时烦恼者也明白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波折都会增加生活的变数。两种矛盾的观点无法调和,就会产生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