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留一份目录及书摘。如果有人看到了有兴趣,也可找来一读,书中内容不多,很快便能看完。行文虽然有些不完美之处,但是看了好赖有些收获,且不太费时间,大概会因个人的差异引发些联想和思索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9106/e0869bf64dd8d425.png)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应对恐惧
第1章
如何应对对死亡的恐惧 // 2
如何应对恐惧 // 7审判妓女 // 9
第2章
事物的格式 // 14
对于心理安全的需求 // 15信任与磨难 // 18感受事物的格式 // 19
孩子是如何发现死亡的 // 21避开死亡 // 24欲哭无泪 // 26团结在国旗周围 // 27唤起与生俱来的恐惧 // 30可怕的距离 // 33
第3章
自尊:坚毅的基础 // 35
自尊是什么 // 36自尊是如何缓解焦虑的 // 37死亡和自尊寻求 // 42自尊心不足的折磨 // 43缺乏自尊的代价 // 48真自尊和假自尊 // 50"食物很美味" // 53
第二部分 不同时代的死亡
第4章
猿人:从灵长动物到人类 // 58
人类认知的黎明 // 59死亡终至的恐惧和超自然的创造 // 61仪式:用行动表现的美好梦想 // 63祭品和死亡仪式 // 65艺术与超自然 // 67
哥贝克力石阵的神秘之处 // 69神话和宗教 // 72跨越"令人瞠目结舌的鸿沟" // 73
第5章
真实的永生 // 75
视死如视生 // 78灵魂简史 // 81祈求长生的炼丹术 // 84现代的永生主义者 // 86
第6章
象征性永生 // 94
家族才是永恒 // 97声名远扬 // 98富裕生活:财富的诱惑 // 102英雄民族主义和魅力型领导者 // 108"只要我们无法确保获得永生,我们便将无法获得安宁" // 112
第三部分 现代的死亡
第7章
人类毁灭本性的解析 // 116
贬低与非人化 // 120文化的同化与吸收 // 121妖魔化与毁灭 // 125 2001年9月11日:攻击与反击 // 128实验室里的"奇爱博士"(核武器科学怪人) // 133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 136人类处于危险境地? // 137
第8章
身体与心灵:艰难的结合 // 139
人类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并且蔑视动物 // 140肉体的死亡 // 142为了美,我们必须承受痛苦 // 143"性与死亡是孪生子" // 148"放荡的女人" // 152
第9章
死亡早晚将至 // 157
死亡:眼不见,心不乱? // 159无意识的力量 // 165死亡对你的健康是有危险的 // 167
第10章
盾牌上的裂痕 // 176
精神分裂症:对死亡的挑战 // 181恐惧症与强迫症:死亡的转移 // 182创伤后应激障碍:粉碎的盾牌 // 187抑郁症:可以看见的死亡 // 190自杀:死亡的实现 // 193酒精、毒品和麻醉药:死亡的扩散 // 194修理"盾牌"上的裂痕 // 196
第11章
生与死 // 202
但愿我能在死亡之前醒来 // 205伊壁鸠鲁学派的办法 // 208死亡恐惧的持续 // 209与死亡达成妥协,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现实 // 211文化世界观:岩石与硬地 // 215关于死亡的最后一些想法 // 218
书摘
标注(黄) | 位置 597
这一研究发现,文化符号有助于抑制对于死亡的恐惧。的确,如果没有充满宏大意义的可视象征或符号,文化信仰就会稍纵即逝,无法持续。
标注(黄) | 位置 658
聪明的知识探求者,正忙着一场有意义的追寻——洞察人的境况及其驱动人的行为的方式。
标注(黄) | 位置 660
然而,在一个被冠以意义的世界里,我们绝不仅仅是普通的生物,用事物的格式武装自我也并不足够。
只有感觉到对所信奉的世界来说,我们是有价值的贡献者,我们人类才会获得充分的安全感。
标注(黄) | 位置 682
因此,自尊就是感觉在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参与者。这种对于个人意义的感觉抑制了与生俱来的恐惧。
标注(黄) | 位置 694
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文化通过惩恶扬善不断强化着这种联系,而“善”与“恶”都存在于人类世界
中,通常相继而来。
标注(黄) | 位置 757
这就足以证明,自尊控制着和焦虑相关的生理唤起。自尊绝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存在,它可以被我们的身体深刻感知。
标注(黄) | 位置 783
研究表明,面对死亡终至这一事实时,我们会寻求更强的自尊感。想到自己终会死亡的以色列士兵操作模拟器时速度会更快,因为他们将自尊和驾驶能力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将自尊和体力联系在一起的人,一想到自己终将死亡,往往会表现出更大的力量;将自尊和健康联系在一起的人,则会增加锻炼的强度;而将自尊和美丽联系在一起的人,则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
标注(黄) | 位置 799
毁掉自尊有两种主要方式:第一,个体或群体对其文化世界观失去信仰。经济震荡、技术和科学革新、环境灾难、战争、瘟疫或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等都会引发这种幻灭。
标注(黄) | 位置 813
人们一旦丧失对核心信仰的自信心,幻想就会完全破灭,因为他们并不知道现实按照什么蓝图来运转。
没有这幅蓝图,就无法判断哪些行为合适、妥当,就无法描绘通往自尊的航线。
标注(黄) | 位置 815
如果由于你被赋予的社会地位、你的弱点,或是由于不切实际的文化期望而没有充分感受到其价值,你依然会因自我价值而挣扎。
标注(黄) | 位置 837
由于商业化社会对于财富的过分追求,财富的文化价值及无法获得财富的耻辱感就成了数百万人焦虑的源头。
标注(黄) | 位置 861
自尊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与生俱来的恐惧的影响,因此人们会竭尽所能获取自尊。实际上,人们生活中对于一切事物的渴望,其背后的推动力都是对于自尊的追逐。
标注(黄) | 位置 874
然而,大多数人会把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做得滴水不漏。他们会找借口,寻理由,将缺点的即时影响模糊化,而后再回来,尝试做出调整。
标注(黄) | 位置 883
因为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自尊,有些人会接受全新的世界观,以作弥补。
标注(黄) | 位置 911
成功和成就需要天赋、良好的训练、较强的动机和投入以及持久的努力。但是,自尊却是心理安全的关键,我们已经看到,自尊有助于缓解焦虑,并减轻想到死亡时的防御反应,让人更加有韧性,同时也有助于身心及人际关系健康。
标注(黄) | 位置 921
他们会让你看到,那种稳定和智慧不言自明。有着持久自尊的人就像高大粗壮的橡树或红杉,因为根深深地扎在了土壤里,所以能够随风弯腰。他们爱得坦率,会自嘲,并享受当下。他们知道自己犯过不少错误,会承认,但不会因此郁郁寡欢。他们会自我怜惜,会明白,错误其实是学习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航班,他们不会对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口出恶语,他们只会重新购票,等待下一个航班。对话时,们更愿意说说对方,而不是让话题始终围绕着自己。
标注(黄) | 位置 959
我们从自尊中获取的心理滋养和每一天从面包中获取的身体滋养同样重要。
标注(黄) | 位置 970
我们总是在某些方面比别人更有价值。把心理的“蛋”放在很多不同的“篮子”里,我们就更有可能更持久地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还有一点很重要——要知道哪只“篮子”对我们来说比较合适。如果你唱歌总是跑调,那就不应该期望成为一名专业歌剧演唱家。
标注(黄) | 位置 983
但我们是如何依赖从中获取的保护的呢?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世界观是如何帮助我们应对死亡终至这一宏大问题的呢?在接下来的三章,我们将通过考察人类的进化和历史来探索以上问题。
标注(黄) | 位置 1125
纵观历史,直至今日,通过这样的仪式,人类学会了忍受失去深爱之人的痛苦,并减缓了对自身死亡终将到来的恐惧,只有这样,日常生活才能继续下去。
标注(黄) | 位置 1126
仪式是人类文化的行为根底,是人们用行动表现美好梦想的体现,它支撑着我们继续生活,赋予我们阻止死亡、控制宇宙的力量。它确保我们在爱和战争中获胜,并决定了我们的身份。
标注(黄) | 位置 1167
和仪式一样,艺术通过向人们展示超自然世界的具体符号,使“不可信的”成了“可信的”。
标注(黄) | 位置 1169
没有艺术,现实的粗陋会使世界变得让人无法忍受。”用艺术描绘超自然,是所有已知文化的一个特
征,也是构建并维系现实之超越死亡的超自然构想的根本。
标注(黄) | 位置 1227
仪式、艺术、神话和宗教很可能是相继产生的。不过,一旦产生,就会相互协同,同时起作用,至今仍然如此。神话为超自然提供了叙述性的解释;艺术和仪式将神话具体化,是神话的表演形式。综合来看,它们又是文化世界观发展以及成为人类生活核心特征的基本要素。
标注(黄) | 位置 1273
所有这些尝试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否认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或否认死亡是我们存在的终结,以此来减少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标注(黄) | 位置 1278
另一种实现“永生”的途径则强调:人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是不可延续的,但是在人死亡之后,他的身份和名誉或者是生命中留下的精神和物质财富,都将继续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这就是“象征性的永生”。
标注(黄) | 位置 1317
宗教信仰的确能够起到减轻人们死亡焦虑的作用。对上帝的坚定信仰往往可以促进精神健康,并减少死亡恐惧。此外,在意识到死亡的必然性之后,人们往往变得更加虔诚,也更加坚定地信仰上帝。
标注(黄) | 位置 1369
不仅对于笛卡尔是这样的,对于灵魂的信仰一直以来都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着。在21世纪,几乎3/4的美国人都坚信: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拥有着一个永生不灭的灵魂。
标注(黄) | 位置 1645
然而,我们人类只是偶尔才像个理性人,且这种对金钱和消费的理性认识不是万能的,因为金钱在人类的宗教仪式和信仰中发挥着原型作用,帮助人们超越死亡。
标注(黄) | 位置 1723
其他研究还表明,越是害怕死亡的人,对拥有代表较高社会地位的商品越感兴趣,尤其当他们本身就不太自信时。在想到死亡时,人们便会预测自己将来能够赚到更多钱,可以花更多钱购买奢侈品,如衣服和娱乐产品。
标注(黄) | 位置 1888
这种贬低他人的倾向往往在人们想到自己死亡的问题之后会表现得尤为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证明:思考过自己的死亡之后,基督教徒会诋毁犹太人,保守派会谴责自由派,意大利人会鄙视德国人,以色列小孩会厌恶俄罗斯孩子,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会嘲笑外来的移民。死亡的念头会让我们不把其他文化信仰体系中的人看作同类,而把他们当作动物。
标注(黄) | 位置 1917
除了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我们自己的风俗和信仰之外,我们也可以“驯化”别人的文化信仰体系。
标注(黄) | 位置 1935
如果我们能把那些跟我们文化不同的人纳入一个个人为的分类之中,我们对他们的恐惧也会消失。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各种文化角色的刻板代表,
标注(黄) | 位置 1938
事实上,当死亡的想法接近我们的意识的时候,人们更喜欢把别人归入各种简单刻板的群体中。例如,研究证明,当美国人想到死亡的问题之后,他们往往会认为所有德国人都应该思维有条理,所有的男同性恋都是娘娘腔,所有男人外出吃饭时都要负责买单,而所有的女人都应该帮邻居照看孩子。
标注(黄) | 位置 1941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对他人的刻板印象和成见是我们文化世界观体系的一部分。
标注(黄) | 位置 1962
因此,当生存恐惧被唤醒的时候,要巩固我们自己的文化世界观,就必须让那些与我们文化不同的人来符合我们社会认可的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和固定模式。
标注(黄) | 位置 2008
能够引起致命暴力行为的羞辱往往源于过去很久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冲突。
标注(黄) | 位置 2117
这是我们获得的第一份直接证据,可以证明:死亡恐惧会放大我们对那些信仰不同者的仇恨,让我们试图在肉体上伤害那些挑战和侮辱我们信仰的人。
标注(黄) | 位置 2160
那些愿意为信仰而死的人非常相信自己的信仰是绝对正确的,所以任何威胁到他们信仰的暴力行为和挑衅必须得到惩罚和报复。
标注(黄) | 位置 2186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完全理解了死亡恐惧在人生中的作用时,人类的聪明才智将会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消除死亡恐惧给我们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标注(黄) | 位置 2220
对于死亡的思考也让人们竭力避免那些会让他们想起自己动物本性的活动。想到了人类必然死亡的结局之后,男性和女性都不再花很多时间进行足部按摩,而女性则不愿意进行乳房的自我检查。 此外,
标注(黄) | 位置 2252
很多世纪以来,人类就把鞭打自己和相互鞭打作为一种惩罚和净化的仪式。古埃及人祭祀伊希斯(古埃及丰收女神)的时候要殴打自己的躯体。后来,在基督教的仪式中,鞭子最终成为了克服人类肉体本性缺点的重要工具。
标注(黄) | 位置 2279
在当今的21世纪,化妆品对人们保持“良好的形象”仍然非常重要。每年全世界女性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上花的钱比联合国所有机构和基金的开销还要多。各种各样的新化妆品、新潮流、新时尚来了又去,但是人们发明种种新时尚的原因至少部分地是由于人类对本身肉体自然状态的厌恶,而这种厌恶是古已有之的。
标注(黄) | 位置 2323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身体和脚部整形的热衷仍然方兴未艾。根据美国整形外科学会报道:2012年,他们共计进行了1460多万例医疗美容整形手术,绝大部分接受整形手术的人都是女性。人们进行的美容手术
主要包括:胸部、小腿、下巴和脸颊整形、唇扩增、胸部收缩(主要是男性)、鼻部重塑、腹部抽脂减肥、双眼皮手术、腹壁整形手术、肉毒杆菌疗法、隆臀手术、耳部整形、毛发移植、隆胸等,而部、胸部、臀部、前额、大腿和上臂都是目前最流行动手术的地方。
标注(黄) | 位置 2330
总而言之,人们往往通过剪短头发、脱毛、穿刺、文身等各种手段来改变自己身体原来的状态,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来强调自己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我们就像是流动的艺术品,用我们的身体来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
标注(黄) | 位置 2422
女性历来被男性认为是危险的,并且要为全体人类的不幸负责,尤其是要为导致男性性欲过度负责。正如以上所述,这个现象就反映出:男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人类的文化世界观体系。
标注(黄) | 位置 2441
对女性的贬低和压制很快就变成了虐待,这不足为奇,因为宗教和文化都告诉男性要时时刻刻压抑女性。
标注(黄) | 位置 2445
我们认为针对女性的暴力很有可能部分源自男性在性爱方面的矛盾情结。男人一方面要满足自己的肉体性欲,另一方面则要否认自身的动物本性。
标注(黄) | 位置 2524
我们认为产生这样的实验结果可能是由于:在阅读那两篇文章时,那些进行深度思考的实验参与者很有可能仍然还在思考着死亡的问题。在通常情况下,实验参与者在考虑死亡问题和评判作者文章之间会有一个短暂的间隔时间。对于那些没有对死亡进行深度思考的实验参与者来说,这段间隔时间足够让他们把死亡的想法从头脑中摆脱掉。但是,对于那些深入考虑过死亡问题的参与者来说,关于死亡的念头很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
标注(黄) | 位置 2546
总而言之,近端防御能够让我们把关于死亡的想法从头脑中排斥出去,而远端防御则负责阻止潜意识中的死亡想法进入我们的意识中。
标注(黄) | 位置 2623
这个实验,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实验都证明了:无意识的死亡想法的确能够触发人们心理上的远端防御机制。
标注(黄) | 位置 2715
坚持重要的文化价值观,也是防御无意识死亡想法的方式之一,它也可以影响人们对待健康的态度和行为。
标注(黄) | 位置 2807
人类精神上的失常往往是由许多共同因素导致的,但是毫无疑问,对于死亡的焦虑是导致很多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一般都具有预防死亡焦虑和恐惧的“双层防御盾牌”,即相信生命是有意义的,以及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只要这个“双层防御盾牌”是完整的,他们就可以比较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不受精神疾病的骚扰。但是,世界上却有一些人由于自身遗传基因的影响、身体中某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失衡、不幸的教育经历或者其他一些充满压力的生活经历,他们未能及时展开自己的“双层防御盾牌”来压制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标注(黄) | 位置 2857
所以,对于那些患有各种恐惧症和强迫症的人来说,死亡恐惧最后被转换成了一些可控制的恐惧,这些恐惧五花八门,从害怕灰尘到害怕大鼹鼠。
标注(黄) | 位置 2872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也是一种由焦虑导致的心理疾病。有的强迫症患者会一直洗手,害怕染上细菌;其他一些患者会贮藏食物、邮件或报纸。他们害怕如果扔掉这些东西,就会发生一些坏事。
标注(黄) | 位置 2898
对于那些像吉姆一样有着极其严重的社会焦虑症的人来说,这种情况就像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名言一样:“他人即是地狱。”因为社会焦虑症一般都和自尊心有关系,而且患者往往需要感到自己被别人尊重——正如我们发现的那样:关于死亡的念头会增加人们这种被人尊重的渴望——所以我们假设:关于死亡的想法会加剧我们的社会焦虑。
标注(黄) | 位置 2928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死亡意识会让女性更加热衷于追求流行文化对“瘦”的要求。
标注(黄) | 位置 2945
无论这种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具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人往往受到了巨大灾难性事件的打击,他们现实观和世界观的核心被动摇了,就像老房子的屋顶在暴风雨中被刮走一样(在本书最后一章中,这个比喻被用来描述人们对死亡的“末端防御”)。
标注(黄) | 位置 3002
感到抑郁的人们往往是对人生不满的人,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和这个世界都是毫无价值的。他们还喜欢长时间地思考令人沮丧的问题以及与死亡有关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又让他们的抑郁症症状更加恶化,并且患病的时间也延长了。他们很难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标注(黄) | 位置 3006
但是,无论抑郁症是如何产生的,对于死亡的沉思以及对于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怀疑都会导致人们的过度焦虑和绝望,并且让人们越陷越深,最终不可自拔。无论起因是什么,受到抑郁症困扰的人们往往不再认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体系,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其所在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员。
标注(黄) | 位置 3013
患中轻度抑郁的人似乎不能从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中汲取足够的人生意义和自我价值,以维持对于生活的兴趣,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世界观。
标注(黄) | 位置 3040
当自杀被看作英雄式的行为,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信仰和祖国的时候,对于死亡的恐惧可以导致自杀的行为。
希望日后倘若想起某些问题,能回来翻翻当日看书时留存的标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