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赵盼盼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复述故事,感受司马光的勇敢和聪明。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学会复述故事。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先来猜一个字谜,我来写,你们看:一个人,他的手放在嘴巴上,正在发布命令呢。找生猜,试着也来做一做这个动作。拓展延伸:在部队给战士们发布命令的叫司令。主持仪式的叫司仪。掌握方向盘的叫司机
2.这个司很有意思,到了今天的题目中,又变成了司马光。板书课题。
3.司马光姓什么?明确司马是复姓,光是名。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是复姓的名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今天我们将穿越历史,来到千年以前,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司马光。
出示读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至少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确。读完之后想一想,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2.出示之前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和《司马光》相比,司马光有几句话,多少个字?(两句话,30个字)。得出结论:文言文字数少。
3.明确102页中,上半部分是正文,下部分是注释。其他课文有注释吗?注释有什么作用?
4.找生读课文,及时正音。(重点字:瓮、没、皆、迸)
5.能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说明同学们预习的都很认真。但读文言文,要像读古诗一样,读出节奏,读出停顿,下面听老师范读,你试着在你听到的停顿后面画上斜线。出示课文节奏,看一看你们听到的和老师画的是否一样。生跟读、找生读。
6.试着利用课本上的所有资料,试着去理解课文内容,看你能理解多少。找生说课文大意
三、理解文章第一句内容
1.文章共有两句话,请在文中圈一圈第一句话中,表示人物的词语。这些人物你知道说的是谁吗?
2.群儿戏于亭:一群小孩在哪里干什么? 哪个字是庭院?(庭) 哪个字告诉你是在玩耍?(戏)我们发现文言文的一个字抵现代文的一个词,两个字。拓展练习:如果一群小孩在这间教室里玩耍,可以怎么说?(群儿戏于室)一群小孩在庭院里跳舞:群儿舞于庭你们这群孩子在教室里学习:群儿学于室。
3.这一群孩子正玩得开心呢,发生了什么?(一儿登瓮)出示“登”的汉字演变,讲解“登”的意思:上边是人的两只脚,中间是装着祭祀物品的器皿,下面是人的双手,表示人手捧着祭祀的物品一步一步往上走。登在这里的意思就是:登上、爬上的意思。范写“登”
4.什么是“瓮”?(口小肚大的容器),你从哪里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咱们学习文言文非常快捷的一种方式。板书画瓮
5.想一想,这个小孩登上了瓮,他那开心的样子,可能会说些什么? 在下面看的这些小朋友,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
6.话音刚落,只听“扑通一声”这个小孩就掉进了瓮中。哪个字告诉你,他掉进了瓮中?(跌)板书跌:左边足,右边失,一失足就掉进了瓮里。
7.这个瓮是古代专门用来存水灭火用的,所以瓮里的水应该很深。所以小孩儿一掉进去,很快就被淹没了。哪个字告诉你说的是小孩快要被淹没了?(没)齐声读这一句。
7.多么危急的时刻,水那么深,小孩再挣扎两下,可能很快就会有生命危险。带着这种紧张、危险的心情试着自己读一读。 师范读,找生读。
8.试着读出文章第一句的情绪变化,一开始玩的很开心,突然小孩儿掉进了瓮里,好危险,非常的紧急。同桌互读
三、理解文章第二句话内容。
1.圈出第二句话中的表示人物的词语,并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朋友们这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哪个字说全都跑了?(皆)其他小朋友们为何要弃他而去?(害怕、找救兵)
3.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光持石击瓮破之) 板书:持:提手旁,击:横手部,下面是个kan,表示非常用力的击打。全体起立,试着做一做这个动作,要很用力。找同学边读边做动作。
4.这么一击,什么破了?(瓮)哪个字说的是瓮破了?(之)这个“之”字很有意思,在这篇文言文中,他代的是“瓮”,改天在别的文言文中就代别的了。比如说:这支钢笔我不用了,弃之。我弃的是什么?(钢笔)这个尺子不太好用,扔了又有点可惜。这叫“弃之可惜”又发现文言文的一个特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也不同。
5.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水涌了出来,小孩子得救了)所以“迸”的意思是涌出来,除了看注释,你还从哪知道水是涌出来的?(看插图)
6.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句话的意思。相比其他小朋友都逃跑了,司马光却持石击瓮救了小孩,思考: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遇事不慌,聪明、勇敢)
7.利用课本上的资料和刚才我们所分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 找生复述内容。
8.看,短短的两句话,30个字就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全都写出来了,还写的这么生动,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简约而不简单。
四、熟读成诵,介绍司马光。
1.师生合作读,师节奏前半句,生读节奏后半句。
2.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文言文中的人物,女生读剩余的部分。
3.出示没有标点符号的文言文。
4.尝试背诵。
5.总结学文言文的4个方法。
6..司马光的故事被写到了《宋史.司马光传》里,不光写了他小时候的事,还写了他一辈子的事呢,想不想看一看呢?
7.这么聪明勇敢的司马光,你知道他长大后怎么样了吗?司马光长大后成为了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编撰的《资治通鉴》被称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建议你可以了解一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评析:
我们在做语文课程时,积极倡导“用宽的视野,来看课堂教学”。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后续发展。
下面,针对赵盼盼执教《司马光》进行评课。
一、教学关注
语文课不跑偏,就要做到“三关注”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单元目标、关注文本教学目标。
即: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默读是这样写的:低年级是学习阅读,中年级是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默读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赵老师在施教时,紧扣三级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二、课堂教学结构
本节课,赵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有效达成。
(一)识字写字
1.复姓的认识。
2.重难点字音的指导。
3.运用汉字文化识字。
(二)理解与运用
1.猜字谜导入新课学习。
2.初步比较文言文与现代文语言差异。认识文言文的特点。
3.老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感。
4.利用课本资源(插图、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5.默读,圈画关键词理解文意。并会运用相关词语进行句子架构。
6.根据文本情境,体会人物心理。
7.抓关键句、动作练读等方式了解人物特点。
8.自主说文意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9.尝试背诵,并再次认识文言文。
(三)拓展
阅读建议:
1.建议了解《资治通鉴》。
2.看故事《宋史·司马光传》。
三、课堂优点
1.读字音、读句子、读资源……细读认识文本人物。
2.引导学生知识信息交流。
3.实现单元人文主题——美好品质。
4.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初步感受文体特点。
四、课后探讨
1.可以用《司马光砸缸》现代文与本文进行课文形式对比,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2.再次敲定人物美好品质。所有的学习,还是要落实到“人”这个社会原素上。
3.特别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言行。
4.课后拓展实际点,根据教学内容实时进行阅读延伸。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要做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即1.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2.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