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战国策》赵策①——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读书:《战国策》赵策①——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作者: 白泥 | 来源:发表于2024-09-13 08:03 被阅读0次

文系原创首发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故事概要:知伯,即智伯瑶,晋国中四大家族之一的老大,智家当时也是最强大的一个家族。

公元前458年,智伯瑶率领赵、韩、魏灭掉了范氏和中行氏,势利逐渐壮大,智伯瑶也开始飘了,而在四大家族中他又是老大,其他三个势利和地盘不及他。智伯瑶开始动歪脑筋,想要其他三家分出土地来,名义上是为了壮大共同的实力,实际上还不是智家独吞。

韩、魏都是软柿子,不敢得罪智家,可是赵家的赵襄子不是软骨头,他觉得祖上留下的土地怎么能拱手与人,拒绝智伯瑶无理要求。

这就得罪了智家,于是智伯瑶要联合魏家、韩家用水淹赵家。

这个故事就是赵家如何去游说魏家和韩家,告诉他们智伯瑶不安好心,唇亡齿寒,如果赵家被灭,按照智伯瑶的个性,那魏家、韩家被灭也是迟早的事。

于是魏家、韩家临时倒戈帮助赵襄子,打败智家,活捉了智伯瑶。

后来赵魏韩三家分晋,标志着正式进入战国时期。

❀❀❀


赵襄子是个有骨气、有胆识的人,不畏强权,敢于坚守自己的原则,历史往往也是这样的人改写的。

如果都像魏家、韩家那样唯唯诺诺,那最后获得强权的应该就是智家了。

又或者如果智伯瑶不是那么狂妄自大,那也许就是四家分晋了。

『德不配位时,必将招致反抗。』

赵襄子的反攻说明小人物也可以找准时机,运用智慧,联合资源获得胜利。

而骄傲自满之人,因自大而可能加速毁灭。【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智伯瑶

读史以明智,向古人学习智慧。

欢迎简友们探讨交流~~O(∩_∩)O~~

相关文章

  • 战国策―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原文】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

  • “饮器”到底是什么?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

  • 笔记16——春秋晋国韩赵魏三氏

    韩赵魏三氏最终分晋,十一大氏只剩下三氏,那么韩赵魏是如何灭了范氏、中行氏和智氏的呢? 我们先来说说韩赵魏三氏起源。...

  • 中华上下五千年 - 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晋国政权被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卿大夫控制着,后来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到晋出公时只剩智伯瑶、赵襄...

  • 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

    战国策 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世之师” 晋出公年间,智伯是晋国的正卿,执掌晋国实际权力。因在晋定公年间中行氏、范氏...

  • 刺客——豫让

    太史公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

  • 0926 三家分晋

    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利越来越弱,实权被六家大夫掌握着,即韩、赵、魏、智(知)、范、中行氏六家。后来范和中行氏又被...

  • 豫让为主报仇

    晋国到了后期,权力被六家大夫掌握,这六家分别是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和智氏。后来范氏和中行氏被另外四家灭掉...

  • 读史摘记35:周室诸王与诸侯国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周王室与晋六卿(

    晋六卿: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 赵氏 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穆王巡狩,破徐偃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

  • 资治通鉴之三国分晋(韩虔/赵籍 /魏斯)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公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战国策》赵策①——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ty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