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刘慈欣: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曲润琏
时间:20180826
继续阅读计划。看了大刘4部小说(附写作时间):
纤维 2001年 ;命运 2001年 ;全频带阻塞干扰 2001年 ;中国太阳 2001年 。
一、纤维 2001年 :讲的平行宇宙的故事。文笔略显生涩。科幻设定有几处硬伤。如果平行世界真像小说中那样存在和演化,后果将不是仅生成三五十或三五万个宇宙,而会生成海量甚至无数个宇宙。不同宇宙中语言居然互通,国家名字及主要人物名字居然类似,这显然不可能,须知早期差之毫厘,晚期谬以千里,蝴蝶效应之必然。主人公一分为二,其分身到了另一个星球,那么,另一个星期岂不是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主人公了?历史怎能不因之混乱?最后,地球和云朵的颜色,是基本物理现象之一,即使在平行宇宙中,基本物理原理也不应随意变幻吧,特别是人类的模样都没发生巨变的情况下。
二、命运 2001年 :情节设定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时空虫洞真的存在,如果其密度达到飞船经常穿越的程度,则,其他陨石、光线之类,有更大概率穿越之,从而必然频繁导致影响后世的严重后果。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环境综合因素的结果,如果恐龙一直占统治地位,则地球不具备让猿类进化成人类的条件,事实上,连猿类也不可能进化出来。最大的漏洞是,小说中设定的时空虫洞,是现代人天文活动的产物,那么,既然历史已被改变,为何特定的时空虫洞(主人公穿越回现代的那个虫洞),仍然存在?既然地球人类已完全不同了,主人公们为何未受影响,难道他们的身体不该突然消失?
三、全频带阻塞干扰 2001年 :战争向来是惨烈的,环环相扣的。大刘描写的未来战争,让人身临其境。场面宏大,科学可信。科学哲学思索与军事战争民生相环相绕,穿插了军人天职和感天动地的军人精神的描写,亲情、爱情、爱国之情的描写,读之动容。笔里行间,能够感受到大刘那20世纪60年代生人对祖国深深的爱,对国际关系的冷静思索,以及生活态度方面的严谨、保守、担当、舍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精神。科学和哲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所以最终,十号首长之子,出色的物理学家庄宇,勇往直前撞向太阳。大刘的作品中,不管未来有多远,未来的主人公们,都带有20世纪60年代生人的那种气质。每位主人公,其实都是大刘本人的分身。有句歌词,“世上还有千万个我”,在大刘的作品中,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环境中的刘慈欣。
四、中国太阳 2001年 :设定一个贫穷、只上过三年学的农村孩子水娃,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成长,24年后成为人类宇航探索前沿人士,这故事很接地气。大概与大刘接触到的“穷人当家作主”及“贫下中农教育”之类的现象有关。有些小瑕疵,比如未描写本应在人间处处存在的丑恶现象,未描写学术界、科技集团和国家决策机构必然存在的各种观点或势力的博弈,而这些,在农村娃的成长过程中,必然发挥巨大作用。另外,仅24年时间,人类冬眠技术,是不可能出现飞跃的,事实上,人类冬眠技术很可能永远是个梦,与孵化鹅卵石得到婴儿的概率,差不多一样大。但是,小说描写的维度,从底层农村人为柴米油盐的挣扎,到底层工业(煤矿)工人的生存景象,一步一步扩展到小城市、大城市、人工太阳、整个宇宙,水娃的视野不断拓展,心胸不断开阔,携着生命顽强而扎实的力量,向着宇宙宏大奇巧之美,不断前进,前进,前进。星空对智者哲者的吸引力,是极其巨大的;这种吸引,近乎于终极吸引,人类只要不断进化进步,最终必然把目光投向宇宙深处。小说结尾,水娃永别地球时,只描述他跟父母告别,不见其跟妻儿告别,这是为什么呢?是情节构思失误,还是故意为之?或许,水娃心中,只有父母,因为只有父母是真实存在的;水娃随时会醒来,整个故事,不过是24年前,水娃想离开农村时,做的一场梦。有梦比没梦强,不是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或许,大刘一些小说的情节设定,在创作时,也算新颖,其后近20年来,类似的文学和影视素材实在太多太滥了,所以现在读到《纤维》《命运》之类的作品,新鲜不再,徒见硬伤。优秀的作者,也很难让自己的每部作品,都超越时代局限。
如果一位母亲,养育了10个孩子,其中7个考入清华北大,3个只升入普通大学,我们应该因为3个孩子没上清北,就鄙夷甚至谴责这位伟大的母亲吗?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本来就是自然规律,作为这些作品的母亲,作者,不欠我们什么。何况,看得出来,大刘其实在为他自己而写作。我们讨论这种蜂蜜风味好、那种蜂蜜不够甜,但蜜蜂真的是为了给我们酿蜜,才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