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很快乐,很多事情都能引起我的兴趣,路边的蚂蚁、风中的树叶、河边的小石头……我都能开开心心的玩很久,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笑容越来越少了,以至于笑成了一个符号而不是一种心情,朋友总是说为什么你总是皱着眉头,笑容那么少?我这是怎么了,带着这个困惑,我走进了心理学。
以往的教育模式里,看书、做题、考试一套标准流程,都是自学为主,独立完成。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困惑和谁交流?老师吗?一个老师要面对无数个学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给你答疑解惑,同学吗?网络课程都是不见面的,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同学。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不说学习效率有多高,至少眼前是一片漆黑。
直到参加了船长梁晓玲的学习平台,在眼前打开了一扇大门,原来学习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早晨听导读,白天把领悟的记录下来,在打卡区打卡,晚上做语音分享。最开始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学习是个人的事情,完成打卡任务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做分享呢?拿麦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特别的不好意思,生怕自己讲的不好,会被别人笑话,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是很抗拒的,最多听听别人的分享,自己从不发言。听了好几次小伙伴的分享之后,觉得他们都说的好有条理、语言连贯、逻辑清晰,就更不想发言了。
这其中班班邀请过好几次去参加分享,但就是鼓不起勇气迈出这一步,感觉了一下这是为什么?自己有完美主义情节,如果做不好就干脆不做,怕丢面子,怕被别人笑话,或者对学习的领悟还没有那么全面,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讲出来会结结巴巴的。有太多太多的顾虑。
在这个心理斗争的过程中,看到很多以前也不发言的小伙伴开始去分享了,从最开始的结结巴巴到后来的越说越好,每次都会得到其他小伙伴的鼓励和支持,就算说的不好也没有任何负面的评价,都是积极正面的鼓励。
终于有一天,看到当天的话题是自己比较熟悉的,第一次尝试拿起麦做了分享,真的和自己想象中一样,说了一半的时候卡壳了,结结巴巴的做完了第一次的分享,心里特别的忐忑,但看到群里的小伙伴反馈自己说的给了他们很多有益的收获,给了很多掌声和鲜花,那一刻有一种很特别很特别的满足感。然后对分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上分享每天的心得,讲的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回观了一下自己的状态,小时候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天马行空,每次和父母表达的时候,都被他们忽视或者打压了,除非是做到他们想要的样子才会得到表扬,但是他们的要求很高,能得到表扬的机会特别少。也许那个时候他们的工作也很累,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自己,关注自己,只希望自己是一个乖小孩,不给他们添麻烦,最好是和别人家的小孩那样,学习成绩好,在家很乖。
在航线上,船长布置了一次作业,看电影《小孩不坏2》,电影里用小朋友的第一人称来描述这个世界,为什么大人和小孩之间有那么多的不同,大人并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工作的压力之下,忽视了孩子的需要。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来,还冠以都是“为你好”的名义,什么这个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如果不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完全没有想过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怎么设计就可以变成什么样子。
在航线上的大团体学习中,我感受到了自己是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不完美的一面,这一切都是可以被接纳的,而不是只有好的才被喜欢,不好的就会被批评。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好的一面。
曾经养过一株三角梅,刚搬到家里的时候,开的特别漂亮,但是冬季来临之后,被狂风暴雨吹打之后,所有的花和叶子都掉光了,变成一株光秃秃的枝条,感觉它就要死了,心里还有一点期待,把它搬进了房间里,隔三差五的给它浇点水,心想就这样吧,能活就活,死了也就死了吧,当春天来临的时候,那些光秃秃的枝条上冒出了很多鲜嫩的绿叶,转眼就全面的活过来了。其实人和植物也是一样的,都在努力的活着,只要有一点照顾,有一点阳光和雨露,就会绽放出新的活力。
会心团体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存在,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有过曾经的创伤,就像经历了冬季的狂风暴雨,雨雪冰冻,柔软的花朵和叶子都已经凋零,剩下的是光秃秃的枝条,可能还有一些倒刺,它们的本意都不是想要伤害别人,只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它们也需要被看到,被照顾,被认可,被需要。一旦有一个温暖的环境,就会自己绽放出新的生命。
助益性关系是人本主义一个重要思想,助益性关系这个术语表明,在这样一种关系中至少有一方有明确的意向,促进另一方成长、发展、成熟、机能改善和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另一方可能是一个个体或一个团体。换言之,助益性关系可以定义为:某个参与者意欲使另一方或者双方发生某种变化,使个体的潜力更多地得到欣赏,更多地得到表达,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关系里,都有需要助益性关系的地方,父母对孩子,领导对员工,老师对学生,看到每个个体的优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看到人积极的一面。任何事、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有些时候最大的优点也许就是最大的一面,这都是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不能只片面的看到某一个人方面而否定另一面的存在。
耶路撒冷大学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伯有一句格言:“肯定别人”这句话在我看来特别意味深长。他说:“肯定意味着……接纳另一个人的全部人格……确认,理解他,尊重他……促其变化……我在内心确认他,那么在他内心,关于这种人格……现在就能得到完善,能够发展。”如果我把另一个人当作固定不变的,已经被诊断和分类的、已经被他的过去塑造成型的客体来接受,我就是在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持这种狭隘的假设。如果我把他作为一个当事人形成的过程来接受,那么我正在做我能做得来确认他,或者说使他的潜能得以实现。
被认可、被鼓励、被接纳、被看到的助益性关系对自己来说太重要,曾经的缺失在这个会心团体里得到满足,相信自己有向上、向好的那种能力,而且只要有足够的滋养,可以自己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求,而不用把力量向外所求,而且还有能力去滋养其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