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五篇文章都是从软件生命周期角度,说了如何培养“落地”能力的一些观点。
这其中有个概念不得不补充一下,何谓“落地”?
假设我们把软件项目分为四个递增的层次:“想了”、“做了”、“做出来了”、“做好了”。一般理解“落地”就是从无到有的“做出来了”,那么是否就是如此呢?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个层次“想了”,就是有了理论的、业务性的思路,甚至是完整的思想,第一讲所说那位甲方的项目自信就是来源于此,显然这属于“理想”阶段,虽然“人总得有理想,否则不如一条咸鱼”,但有理想的同时,还得有行动。
第二个层次“做了”,这就是落实到行动上了。现在很多高校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也很愿意参与到实际的软件工程项目中,但就我个人的观点是很不愿意和高校师生合作项目,因为他们具备“做”的基础,即习惯性的做研究,但不具备“做出来了”、“做好了”的动力和能力,所谓“屁股指挥脑袋”,他们着重在研究,而非工程。我们的开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分析工程师不但要具备“做了”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做出来了”,这样才能使公司履行合同,从客户那里拿到钱。
第三个层次“做出来了”,这是大多数开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分析工程师的工作目标,因为“做出来了”就意味着有了成果,然后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对于软件公司而言,和客户签订了合同,项目通过验收并受到回款,这才是软件项目的目标,“做出来了”就一定能签订合同吗?就一定能通过验收吗?
第四个层次“做好了”,重点是其中的“好”,达到甚至超过软件需求,这样的软件必然有助于签订合同,也会提高项目验收的通过率。因此对于软件公司而言,“最好了”才是软件项目的目标。
综上,软件项目“落地”能力就是“做好了”的能力,这也是研究和工程的区别所在。但大部分人往往混淆了研究和工程的区别,潜意识里以为自己是在搞研究,有点成果就沾沾自喜。
所以,软件项目“落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然后以达到甚至超越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类软件项目实践,逐步建立并提升自己的软件项目“落地”能力。
最后,“想了”、“做了”、“做出来了”这三个层次都可以用软件需求作为评价标准,第四个层次“做好了”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就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还涉及到市场、管理、战略等多个方面因素,详细内容我会在有空的时候,另文专门讨论这方面问题。
网友评论